千里难寻是朋友
● 蔡建军
2009年11月27日的哈尔滨骤然降温,比天气更让人感到身冷心寒的是:我的异国朋友聂艳丽女士牺牲了。
当我意外听到这个不幸消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怅心绪,一直在我的心头缭绕……寒冷的冬夜,我掩卷默然,思绪万千。我知道你牺牲的义举,可你34岁的短暂人生仍令人遗憾,令人痛惜。你走的那么匆忙,惨烈,荣光。
不相信你会走,你却走了。你那真挚的笑脸,你那柔和的声音,你那无私的品德,将我们相处时的那些美好时光,一遍又一遍地打开,情不自禁地唤醒在这无眠的夜色里。
那是12年前的盛夏,我随全国边防部队采访团去缅甸观光考察,负责接待的军方友人特意安排身为女军人的你,作为我们采访团的翻译和导游。记不清最初的友情始于何处,只是感觉我们的结识过程过于的平常。
初到缅甸,当我们与你第一次相识在异国的人海之中,你带着微笑,自然亲切地伸出你那热情洋溢的手,“认识您很高兴,但愿我能陪伴你们在缅甸度过这段美好时光。”你那带着温馨、清爽的性格,真的很清纯,很阳光,不能不让人感情的涟漪更加荡漾。
我不由自主地打量眼前这位异国的同行。你20出头,细眉薄唇,大大的眼睛格外有神,飘逸的秀发长至肩部,使身着得体军装的你浑身上下透着蓬蓬勃勃的青春朝气。你末施粉黛,淡雅清秀,充满活力。随行的友人在一旁补白道:“这位是刚在云南受到全国边防部队表彰的记者。”貌美如花的你脸上立刻露出又惊奇又兴奋的神情。而后,你又不无幽默的说道:“那你一定是名记了!回国后,能让我看到你大作吗?”你的笑容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动人。我无法拒绝,爽快地告诉你:“当然没问题。”
“要了解缅甸,得先要看佛塔寺院”。你如实道来:“今天我们先去南坎城波吧荣总蛮坎寺院行吗?”恭敬不如从命,更要不虚此行。于是,我们满怀兴致地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
车到寺院,天热得人喘不过气来。你背着一个红艳艳的皮包,跑前跑后,有条不紊,细心又周到,活泼又聪明,为我们买编织的太阳帽、送矿泉水……
我们边爬上佛塔,边观看寺院,了解风土人情,谈缅语,谈人生,谈天说地,真的很投缘。你告诉我,你很喜欢文学,更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热爱坦诚、厚道的中国人。我们一起从汉朝以前,中缅之间的“丝绸之路”,谈到建国后,中缅双方的友谊发展。望着眼前你这位天生丽质,靓的自然,美的纯朴的异国同行,我忍不住咏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首1957年陈毅元帅题为《赠缅甸友人》的诗句。“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哪知,你竟脱口而出地咏出韩愈的诗。于是,有诗、有文,有情、有义,我们的交谈就像朋友一吐衷肠。
我知道,你对我不仅有异国同行的礼仪,更重要的是还有友情和信赖。你说:竞争和成就的含义是,比别人做得快,比别人做得好。其实,做什么比怎样做更为关键。倘若目标错了,那么无论你走的多快,攀登的多高,也都毫无价值。选择做正确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我清楚,你非常欣赏画家凡高的话:“贪婪是一个丑恶的字眼,但这个魔鬼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你说,简单可以带来满足,满足可以带来快乐。生活里有了太多的欲望,眼睛就会只看到官位、权势、名利、金钱;心里有了太多的贪婪,人就变异,就不懂友情、道德,没有了真诚、良知。
寺院的林中小路,曲径通幽,话题也随着步履延伸,清风在我们行走的路上里滑来荡去。偶尔你与我的视线碰到一处,就浅浅一笑,竟如此的温柔、如此的芬芳,真是可爱极了。我从心里感到,你是个有志向、有修养、有远见的女孩!
你工作非常到位。上寺院,逛街市,进农家,访佛殿,每天日程,你安排得紧凑,井然有序,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多看景点,来往的路都不走重样,可谓用心良苦,可你却展颜一笑:“这叫不走回头路。”面对我问你的三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你却爽快答道:“最重要的人就是眼前需要我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我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说这话时,你的脸上平静如水,而我却分明感觉到,一种幸福和敬重从心底涌起。主动造就成功,抱怨注定平庸。难怪,你的领导是那样的信任你、欣赏你、赞美你。
你心地非常善良。在缅甸期间,就连我们显得十分麻烦的接与送,吃与住,考察与观光,购物与娱乐,你都做的那样的细心,安排得那样得体,服务的那样周到。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减少疲劳,没有多远的路程,善解人意的你也执意让我们这些“老外”乘车赶路,其热心周全,其情真意切,常让人心生感动,赞叹不已。
你礼节非常得体。你很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不喧宾夺主,事情安排妥当后,就退到一旁,不露声色的脸庞,像一朵宁静盛开的莲花,悄声细语地与我们交谈。你时而讲缅语,时而说中文,既彬彬有礼,又亲如一家。你辛苦了。我说。你莞尔一笑:“只要你们满意,我就格外高兴。工作、交友,不管在任何国度,任何民族,品德高尚者,我认为是首要标准才对。”谈起人生、谈起工作、谈起中国的文化,你的眼睛格外明亮。
你眼界非常宽阔。时代日新月异,人生变化万端,但有三种习惯必须培养:理性、谦恭、好学。你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增加人生的厚度。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我们不谋而合,观点是异常贴近。你热衷工作,喜欢时尚,热爱生活,工作使你充满挑战,交友使你格外快乐,生活使你非常充实。你对我说:“浮华,我不喜欢;虚荣,我不需要。我是平常人,要有平常心,去做平常事。”其实,点滴小事长期坚持,就离成功近在咫尺。清纯的你,喜欢自然,就连女孩最钟情的化妆,都不在意。你说,真正的魅力,来自内心,不是外表。我笑道:“外在的秀丽,内在的美丽,才是你人生的魅力。”一时间,我真从内心佩服和尊敬起这个铅华洗尽、谈定若拙于一身的异国战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在缅甸的生活,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和美好,因为我有一个聪慧、善良、理性的异国女同行,我的外国新朋友。特别是在你身上,我发现了你平凡生命的坚韧和博爱,你像火一样热烈,似冰一样纯洁,正是这一点,你那朴实无华的美才深深打动了我。
人生乐在相知,相见亦难别亦难。归国那天,你用那眼圈发红开始湿润的眼睛目送着我们上船。你的脸上显露出一种我从没见过的近似虔诚而圣洁的神情,像似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细腻、美好、崇高的情感!
忽然,风送来一阵话语:“蔡大哥,别忘了把你写好的文章寄给我。”
我倚在船上的护栏旁,真不敢注视你的眼睛,因为那里面有着太多好的憧憬和希望。我心中只觉热乎乎,忙用刚学会的缅语高喊:“姐夫你妈来了!老马对面!”(缅语谢谢再见)船开了,我望着你那含泪又微笑,挥手又跟跑的身影,我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我发现随行人员的眼睛也湿润了。我知道这是友谊的营养,滋润着我们两国的军人,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每当听到你的好消息,我们采访团聚会或说起时,都会为你高兴和骄傲。我们一直期待着,你能如愿以偿到北方来看雪。
岁月悠悠,白驹过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我知道,无论是从军还是做人,你都是太完美了。这是否应了那句老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红颜薄命,才子多舛。生活的哲学真就这么残酷?天妒英才难到非要在你身上得到印证?
这几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想,在生命的最后几秒,假如你有意识,你会想什么?是思虑你的如意郎君和幼子,还是担心你的年迈双亲?是遗憾你没能来到北国冰城来看雪,还是回想我们那短暂而有意义的相聚时光?我想得心痛,想得惋惜。34岁,你的生命乐章正见高潮,更精彩的旋律还没奏响。可你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思念让我泪流满面。你还年轻,太年轻,不应该走啊!
即便如流星,也要划破长空,光芒一耀。
即便是流萤,也要分离腾飞,留下光辉。
即便象飞蛾,也要不计一切,奔向光明。
你这样做了!为救护一名群众,你舍身忘我,光荣牺牲。你死得其得,死得光荣。军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来都不是以好与坏、对与错的简单标准来衡量的。不论在哪个国度,是军人就要有奉献、是军人就要有牺牲!想到这,我又为你颇感骄傲和自豪!
有人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那就是:崇高的道德和灿烂的星空。
艳丽,我从没写过祭文,我哪料到头一回写祭文竟是给你!握笔涕泣,百感交集,一腔悲痛,从何说起?匆匆间诉不尽我要说的千言万语……
艳丽,天堂里有没有人来人往?我相信,在天堂里,你的风采依然动人。
束束花絮,悠悠情思;难得战友,因以为记。但愿用这篇短文编织的水仙花,能传递我的思念,带去我的问候:
一路走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