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下的[]英国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创新
节能减排已成为英国政府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与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推手。这在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的制定与实施中得以体现。如早在1994年,英国为积极响应里约全球环境首脑会议要求,率先制定英国节能环保的第一个基础性战略文件——《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战略选择》。1995年,英国颁布实施《家庭节能法》。更为重要的是在2007年3月13日,英国议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气候变化法案》,首次通过议会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即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必须减少26%-32%,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0%。2009年,英国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又首次提出碳预算的概念。英国政府在注重政策引导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学习英国政府的节能减排经验,对当今我国节能工作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英国节能减排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政府引领,公共部门率先垂范。首先是制定政府的节能减排目标。2006年,英国开始出台《中央政府部门可持续行动》报告,其目标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自然资源保护、再生能源与热电联供等,如在1999-2000年基础上,到2010年政府部门每平方米能效提高15%,2020年每平方米能效提高30%。其次是创新政府采购制度。2007年1月,英国政府出台《改革政府采购》,提出了未来政府采购的方向和远景目标,其重点是政府在整个采购供应链体系过程中要建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府采购要向低碳、能效高的产品和服务转变,并将政府采购目录上的所有产品、服务制定更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能效标准。二是市场推动,工商企业积极参与。首先是建立“碳信贷”排放交易机制。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最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包括英国在内的27个欧盟成员国,共有12000家企业参与其中的交易。英国作为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主要参与国,积极借助“碳信贷”交易机制,促使企业尽量降低碳排量,同时鼓励企业将自己的碳减排量拿到市场上在企业间进行出售,以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保持高能耗企业竞争力,英国政府同时推出气候变化协议,对那些愿意提高能效或减少排放并达标的企业给与税收折扣。设立碳基金和减排基金。为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出资设立碳基金和减排基金,将征收的气候变化税及拟征收的垃圾税将部分用于碳基金和减排基金。碳基金和减排基金的设立,既帮助企业提高了碳管理水平,同时树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科技支撑,助推社会节能减排。首先是注重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英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如出台的《低碳交通创新战略》,要求全国陆海空交通工具实施低碳化战略,像汽车低碳技术市场化的近期目标是实现新型发动机、混合动力、生物燃料、新型轻质材料技术的市场开发推广,远期目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全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新型交通工具。据伦敦重制计划项目经理格兰汉姆·兰德尔介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就将推出燃料电车技术,以提高能效和碳减排。其次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英国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举措,太阳能、风能、热电联供技术在英国应用较为普遍,波浪能、潮汐能、氢战略的研究应用英国一直在进行着。像阿特里姆郡地区医院安装了全英国最大的高度40米的风能发电机,每年节省电费9万英镑,该案例作为成功典范在全英国予以宣传。像小型热电联供技术在英国沃金地区取得成功,由当地政府组建的政府全资控股泰晤士威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地在沃金镇中心社区公园停车广场、游泳池、橡树村公寓等处市场化应用。
学习英国节能减排的启示。一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保证节能减排实效。首先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政府官员只满足于GDP的增长,特别是在当地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企业环境评估方面一手硬一手软,忽视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评估,国内一些城市的环境污染和水荒、电荒足以证明形势的严峻。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能耗和污染排放相当必要。目前,我国当务之急就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各地区各行业的节能减排指标,通过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这样,既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同时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可操作性。同时要给予对循环经济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对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促进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产业发展趋势。二是要市场先行,政府推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1.积极稳妥地推进稀缺性资源价格市场化进程。逐步改变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由政府主导定价的做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价格既体现其实际价值,又反映其稀缺程度,通过价格机制抑制资源过度消费、不合理消费。2.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和碳减排交易机制市场。正如前文所述,英国对全国的节能减排战略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规划,特别是通过财税政策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优惠等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同时通过碳减排交易机制达到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我国应针对全国的节能减排实际,通过采用财政补助、奖励、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碳交易排放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3.研究制定资源税等。通过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开征环境税(垃圾税),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等。三是科技创新,标准并重,推动新兴行业发展。1.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制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支持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应用。2.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产业。我国应根据不同行业情况,制定相关行业的准入标准,通过节能减排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适当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门槛,并通过服务外包等专业化分工为重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效率。同时,通过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生活服务业,达到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四是绿色采购,营造氛围,共同推进社会进步。1.更新观念,推进绿色采购。相比较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意识,我们在观念、制度、手段、方法上还有许多地方可以更加改进和优化。而其中最为可行和实际效果的是政府推进绿色采购。通过绿色的可持续的政府采购,从而推动整个生产、流通等诸领域的绿色招投标,这对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必将带采积极影响。2.舆论宣传,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风尚。由于英国政府的不断宣传推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英国的政治时尚,政府公共部门、企业、团体、个人都参与到了节能环保行动中。因此,我们需要发动社区、学校、新闻媒体广泛而持久的宣传,同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宣传也应加强。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节能减排措施的宣传也需下功夫。
(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