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 科学管理 努力实现公务用车使用效益最大化
● 洛阳市人民检察院
洛阳市人民检察院自2004年实行公务用车统一管理以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使公务车辆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保证了“中心”工作和办公办案等各项工作用车的需要,实现了累计安全行车1000余万公里的优异成绩,年节省车辆燃修费用30余万元。
一、构建车辆管理体系,规范车辆使用行为
长期以来公务车辆管理比较混乱,车辆运行费用高,公车私用屡禁不止,车辆事故时有发生,群众意见较大。为改变这种现状,该院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结合单位实际,组建了车辆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公务车辆和驾驶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具体业务工作受计划财务装备处领导,人事任免及驾驶人员招聘由院政治部负责。由于党组重视、领导支持,从组织上确保了车辆统一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车辆统管后,院领导的车辆使用相对固定,但领导们用车也要进行登记,工作时间也要统一调度,业余时间车辆要入库,驾驶员由车管科管理。车辆集中管理六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车辆集中管理有以下好处:有利于对驾驶员集中管理和教育,减少了事故苗头,确保车辆安全;有效地控制了车辆,减少了公车私用,有力地维护了检察形象;有利于车辆统一调配,按照不同的车型、车况合理调度,能较好地保证中心工作和检察业务的开展;实行统一加油,统一维修,能有效地控制油料,减少维修费用,实现节能降耗。
二、建章立制,实现车辆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
(一)建立完整的配套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车辆统一管理工作在许多单位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是比较成熟的经验。针对车辆管理工作的特点,该院先后建立了《车辆管理规定》、《车辆管理科工作制度》、《安全教育制度》、《车辆维修、保养制度》、《油料保管员职责》、《驾驶员行为准则》、《车辆停放规定》等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汇编成《驾驶员管理教育手册》作为车辆总体管理的长期有效依据,全面规范了车辆管理工作以及科长、驾驶员、油料员等岗位职责,从而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较好地调动了车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严把用人关。根据上级检察机关的规定,禁止检察干警自己开车。该院车辆驾驶员均是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为了确保招聘人员的质量,通过技能测试、政治审查、签订合同、严格把好人员招聘关;二是严把保养关。在车辆保养方面,实行每日检查、每周保养、每月讲评,半年评比的制度,培养大家爱车节约的好习惯;三是严把加油关。在油料管理方面,实行时间固定,每日早上集中加油。地点固定,同一个加油站加油。人员固定,科领导统一现场指挥。特殊情况经科长批准,持油本定量加油,从而实现了定时、定量、按消耗、按需要加油,避免了油料流失和加油无序问题的发生;四是严把维修关。车辆维修方面,实行驾驶员报告、科里会诊、科长把关的原则,小修科里批准,大修经处、院领导批准,方可到指定修理厂按批准项目进行维修,发现其它故障请示科领导确认后方可追加维修项目。一切维修费用均经科、处、院三级领导会签后,由院里统一结算。为降低油耗,该院车辆调度中心通过所有车辆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加大了对车辆的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要求驾驶员冬天热车不超过1分钟,夏天等人不许开空调,高速上行驶不准超速等。由于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使单车燃修费用比车辆统管前降低了30%。
三、整合车辆资源,保障工作重点
车辆统一管理之初该院车辆少、车况差、案件多、任务重、驾驶员不足,车管人员利用车辆集中管理的优势,合理调配,利用有效资源集中办大事,保证了“中心”工作、办公办案用车。一是顾全大局,保证院里“中心”工作用车。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0余个全国、全省性大型检察机关会议在洛阳举办,还有相当数量的上级领导和兄弟检察院领导来洛阳参观指导工作。为了做好接待工作的车辆保障,一方面挑选性能好的车辆,驾驶技术高的人员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还组织正式法警,做好领导、与会单位及接待等方面车辆的指挥,担负起大会及来宾的保卫任务。由于思想上重视、安排上周到、工作上认真,利用有限的车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大型会议和接待活动的车辆保障任务,维护了洛阳市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二是优先业务,保证办公办案工作用车。该院业务种类多,承办案件多、大要案件多,内设机构多,业务上联高检、省院,下对16个基层院,每天用车量很大。为了确保业务用车,实行了用车“预先报告”制度,要求各部门提前1天将《派车单》报车管科,以便根据用车目的地、任务、乘员人数的情况合理安排车辆,能代办的代办,能合办的合办,同时还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从而确保办案办公用车不误时、不误事,既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又节约了开支,减少了损耗,发挥了车辆的最大效能;三是服务干警,车辆统一管理之前,车辆在各处室,基本上成了处长、副处长的专用车辆,干警外出办公、办案十分不便,统管以后,能够合理调配,不论处长还是普通干警只要有派车单都全力保证,车辆统管后干警感到用车更方便了。有限的资源经过合理的调配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既节约了开支,又保障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开展多种竞赛活动
抓好驾驶人员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守法意识,保持经常性的安全意识,是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该院从抓交通法规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入手,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培养了驾驶员爱车守纪、服务热情、安全行车,节能降耗的良好作风。一是开展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守法意识。我们坚持每月对驾驶人员集中进行一天的交通法规及本院车辆管理规定的教育,组织学习交通事故通报,观看交通事故光碟,参观交通事故图片展,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实例教育,到监管改造场所听交通肇事服刑人员做现身说法报告,不断提高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其二,开展安全行车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始终把行车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采取日常教育、出车叮嘱、在外指导、返回报告,全程掌握行车情况。根据驾驶人员年龄轻、经验少、遇事易冲动,且单独出车多的特点,经常向驾驶员传授驾驶技术,发现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应急情况的处置等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让他们明确发生车辆事故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给本人、家庭、单位和受害方造成的损害,增强安全行车的自觉性;其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采取集体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驾驶员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同时,还通过“听、看、问”的办法,及时掌握每位同志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情况,开展谈心、交心、爱心活动,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具体困难,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互助互爱、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身心愉快地开好车。六年来,虽然驾驶员不断变化,但好的作风没有变,实现了累计安全行车1000余万公里的优异成绩;其四、安装GPS定位系统,大大约束了驾驶员开车的随意性,对是否按规定线路、速度行车实行动态跟踪,不仅随时掌握车辆的动态情况,提高行车安全,也实现了节能降耗。其五、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多年来,我们坚持举行“首季开门红”、“百日安全竞赛”等项活动,激发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确保行车安全。减少和杜绝车辆事故,不仅让干警出行有安全感,也让领导在车辆上少分心,集中精力考虑中心工作,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开支,节约了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