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率先争当转型期道德建设“排头兵”
武云超
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指导思想,道德建设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思想保证,就不能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有走到邪路上的危险。
率先争当转型期道德建设“排头兵”,必须严以养德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诱惑很多,五光十色,要不为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关键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把优秀道德品质付诸行动,把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体诸身、见诸行”,经受苦与乐、荣与辱、公与私、权与法等各方面的考验,才能不断锤炼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一要自省。我们党一再强调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都是要求加强自省自律以立德。自省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反省,主动找出错误、公开认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这既可以取得同志们的监督与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像他们那样,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养成“日三省吾身”的习惯,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党员标准,反思自己在服务群众、行使职权、执行公务中有无偏差,及时调整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要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是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是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二要寡欲。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能够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爱戴和拥护,就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道德观。极少数腐败分子台上讲得漂亮,台下胡作非为,最终都遭到人民的唾弃。当然,提倡寡欲并非要求党员干部们都破衣陋室,粗茶淡饭,过清教徒式的生活,而是要自觉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少索取,多奉献。
三要慎独。慎独作为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道德修养方法,不仅强调在公众场合、有人监督的时候,而且要求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以律己,防止萌发错误的意识、不正当的欲望和不健康的心理,使道德修养逐步达到较高境界。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四要管住小节。管住小节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问题,也是共产党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放任小节,而由小节不保到大节有失,是犯错误党员干部的共同规律。贪欲一开,便如同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毁了自己。所以,党员干部必须从车子、房子、票子、孩子等热点入手,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自觉管好自己的行为小节,这才能保证“常在水边转,就是不湿脚”。
五要接受监督。各级组织要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谈话,早打招呼;对有一般性问题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对有不道德行为、公众形象不好的,在关键时刻、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应对突发事件中表现不好、经不起考验的,视情节作出组织处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对干部德的监督约束机制,促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守德、律德。
率先争当转型期道德建设“排头兵”,必须勤以育德
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要行之于实践。人民群众对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立身养德勤为重。这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做到“干净”,而且要求党员干部勤政务实,做到“干事”。心思集中到“干事”,“干事”能排除杂念。心有旁鹜,干不好事。领导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干事”之外如有“三心二意”就应当十分警惕,自我警醒。“干事”还要勤勉。作为党员干部,各方面的约束较少。“干事”的节奏靠自己掌握,切不可松松跨跨。自己给自己留的余地越大,空闲越多,懒散现象越重,就越容易分散注意力,丧失警惕性,削弱革命意志。“宝剑锋从磨砺出”,党员干部要以干大事、勤干事磨炼自己。“干事”不可一点马虎。平时不可有一时放松。小到上下班也要讲究规矩,不可自己给自己放假。要注重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培养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率先争当转型期道德建设“排头兵”,必须建章明德
道德规范“重在建设”。对党员干部,组织上要建好机制,明确规范。
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机制。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公务员,应该是社会上最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现象的带头人。要在解决好思想认识的前提下,确保党员干部的责任目标有道德建设的要求,考核干部的工作有道德建设的内容,选拔、奖励、晋升干部有道德建设的政绩,从而形成严密有效的领导工作机制。要将包括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奖惩的重要依据,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重视道德建设、狠抓道德建设的主动积极性。
二是培养动力机制。要使党员干部逐渐形成一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理论素质、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并把这种内在追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要通过规范教育制度、完善考核体系、运用激励手段、提供动力、加大督查力度来建立。
三是强化实践机制。道德建设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按照道德规范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道德的良好氛围,而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首先是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基层党校、职工政校、村民夜校等多种阵地,扎实宣传道德建设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其次是扎实推进道德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着重开展“扶弱助困、文明关爱”活动,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评选文明新事和宣传文明道德典型活动;再次是发动全体市民开展卫生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这些文明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有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
四是健全激励机制。要发挥党的方针政策的激励作用,创造一个惩恶扬善的社会环境;要运用舆论的导向激励功能,宣传先进典型,倡导道德新风,弘扬社会正气,及时揭露抨击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的强大舆论氛围。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考核,并把道德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对德表现好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干部,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注重选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部,注重选拔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一批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典型,严肃查处贪污受贿、道德败坏的反面典型,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用考核、选拔、使用的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五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对党员干部道德的监督,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既要有上级和同级机关的监督,又要有下级和群众的监督,既要有党内的监督,又要有党外的监督,既要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又要有新闻舆论、网络媒体的监督。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