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执著和真情书写人生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3-02-13 17:0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服务局膳食处面点师张灵芝

冷礼萍  袁 潇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服务局里,只要说起膳食处面点师张灵芝,大家就会异口同声:“灵芝特别刻苦,特别勤快,特别热情。”她的勤奋好学和真诚热情,在局里无人不知,在部里也小有名气。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14年前,张灵芝刚来到部里时,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日复一日的洗洗涮涮没有让她满足,她逐渐感到自己来到国家机关工作非常光荣,但没有一技之长,又怎么能为大家搞好服务呢?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点真本事。
    从此,她时刻揣着小本,走到哪学到哪。平时向师傅和同事们学习,外出向工贸技师学院的老师、京西宾馆的高级面点师学习,就连上门推销月饼的经理她也没有放过,软磨硬泡让经理联系公司培训师免费教大家做月饼。为了提高面点技艺,她常常主动担任周末值班,利用值班时间一遍一遍地练习。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她的面点笔记就记了20多本,先后拿到了西点师、裱花师等技能证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已成为了一名面点技师。 
    为了做出美味可口的点心,她业余时间上网收集有关糕点资料,自费购买有关书籍,去蛋糕房和超市观察糕点样品,购买回来品味、尝试,推出的乳酪、香蕉蛋糕、泡芙等西点,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花样丰富,有的干部职工称赞她做的点心比西点店的还好吃!
    2011年中秋节前的一个周末,张灵芝带着她的小本,又到稻香村、味多美、京客隆超市转悠。每到一个地方,她先询问售货员什么月饼卖得最好,当听说是五谷杂粮月饼时,就细心地观察杂粮月饼的品种,拿出小本认真地记下月饼种类和配料。她自费买了不同种类的杂粮月饼和同事们一起品尝,分析哪种最好吃,研究怎么做。做五仁月饼时,她炒好带皮花生米,小心翼翼地去皮碾碎,同事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去皮再炒呢?这样多麻烦!”她笑着说:“带皮炒不糊,香!”这年中秋节,她们做的月饼供不应求,足足卖掉8千多块。

    舍小家  顾大家

    “这里就是我的家,再辛苦我也愿意。”这是张灵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同事们眼里,灵芝好像不知道累。一上班她就开始忙活,干完自己的事,又帮着别人做主食、打扫卫生,脏活累活抢着做。每到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她就主动加班,和一帮年轻人加班加点地包粽子、做月饼、做外卖,中午也不休息,有时包着包着、做着做着,趴在案板上累得睡着了。晚上常常忙到11点多,她家住得远,一个单程需要1个小时,为不影响第二天工作,她就睡在集体宿舍里。
    在膳食处创建健康食堂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张灵芝每天就像一个不知疲惫的马达,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多,有时忙得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等到回家时,她的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地迈不动步子。这期间,她没有给4岁的女儿洗过一件衣服,没有陪过女儿一个完整的晚上。甚至女儿得了手足口病,疼的直哭,她都没请假陪孩子去医院治疗,全部托付给了老人。当膳食处荣获“国务院各部门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后,她高兴地像个孩子。

    金子般的心  换来金子般的情

    张灵芝负责外卖工作,时间长了,常来购买的干部职工的口味她都记住了,每到周末她都会主动给这些“常客”留下食品。有时预约订单的干部职工忘记来取外卖了,她就一个个打电话联系,一直等到大家都取走为止。因此,机关很多干部职工见到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灵芝,又有什么好东西?”每当这时,灵芝都会开心地说:“有新品种了,来尝尝吧。”
    餐厅厨师、服务员都叫张灵芝“知心大姐”。她总是那么热情、细心,只要看到谁的工服裤子长了,或者餐桌盖布破了,她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悄悄地一针一线缝好。有一个年轻厨师被安排干切配工作,他嫌切配脏、累,不如学做菜那么好,就闹情绪要走人,灵芝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干哪一行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只要用心,就能成才。小伙子听了后,感叹地说:“灵芝姐,我不走了,一定好好干!”
    大伙儿谁不开心了、闹别扭了、想家了,都会找她说说心里话。大家都说:“在膳食处,我们情同手足。这美好情感的建立,离不开灵芝的努力。”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服务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