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大局工作 丰富接待内涵
董尉勤
一是围绕整合资源,努力构建“大接待”格局
做好接待工作,必须进一步整合并优化接待资源,努力构建“集中管理、齐抓管理、协调灵活、运作高效”的“大接待”工作格局,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主的接待工作局面,建立起单位之间协调配合、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共同服务的开放型大接待新格局,做大、做强接待工作。
二是围绕运作机制,加强接待规范建设
规范、高效、热情、周到、统一、有序是现代接待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优化政务接待运作机制,从源头抓起,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始终坚定不移地走规范化建设之路。重点是推进“三化”:一是工作制度化。健全完善以接待信息搜集制度、接待信息报告制度、用餐标准规定等在内的业务工作制度和以学习制度、工作人员守则等在内的部门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二是操作流程化。建立和完善接待工作流程体系,规范接待程序,严格接待标准,强化服务监督,努力做到工作流程明确、人员操作得当、服务到位,各个环节丝丝相扣,不出纰漏。三是服务规范化。突出餐饮、住宿、参观等关键环节和重点细节的服务,明确服务标准,细化服务内容,加强对接待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做到要求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责任具体化。
三是围绕服务质量,打造精品接待品牌
提高服务质量、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细节服务。做到“以小见大”,增强接待效果。二是打造个性化服务。努力提升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三是突出人性化服务,做到接待用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努力在“亲情式”、“订单式”等人性化服务中进一步丰富接待内涵和外延,提升接待质量和服务效果。四是开发文化型服务。努力在接待中体现区域资源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廉政文化。融文化于接待当中,开发文化型服务,提升接待的档次和品位。五是深挖特色服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四是围绕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接待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接待队伍建设。要培养和强化接待人员的八种意识,即:服务意识、规范意识、细节意识、保密意识、节俭意识、效率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接待工作人员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演出角色,搞好服务,使自身成为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的接待工作“专才”。同时,又是通省情、会公文、懂外语、精业务、善交际的“通才”,不断提高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实现接待工作人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传统型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政务接待工作的创新。
五是围绕区域优势,彰显地方特色接待
在接待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理念,在挖掘优势,打造亮点、勤俭节约上下功夫,不断彰显接待工作的地方特色。要争取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在接待宣传上,要紧跟地方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和完善接待手册、光碟资料、服务指南等,充分展示地方变化、民风民俗、生态风光、饮食特色等,让每一位来宾充分领略地方的时代气息和历史底蕴。在饮食安排上,突出地方风味与传统特色,兼顾客人饮食习惯,着重在文化传统上立意、在民俗习惯中挖掘、在食谱物料上用心,通过精工细作、改进创新,着力发掘一批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符合客人口味的菜肴,给客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在个性服务上,尽量掌握客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注意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客人个性特点。尽量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尽量与客人的兴趣合拍对路,以适应客人个性需求,最大可能满足客人愿望。在纪念品选择上,要拓宽视野,开动脑筋,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多推出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气息、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文化品味、既美观大方又便捷实用的纪念品,让客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留下一段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
最后,在接待工作中,要保持节俭、朴实,大方、求真之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接待。
(作者单位:甘肃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