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云同志《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有感
祁 峰
在党的七大上陈云同志作了题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发言。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人家说功就舒服,说过就不舒服。”骄傲的原因何在?是“觉得‘兄弟有点功劳可以骄傲’”的心理在作祟,觉得自己对人民有贡献、有功劳,故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免不了流露出几分“骄傲气概”。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功劳与过错的问题。
工作中有了成绩和功劳,怎么看?陈云同志说:“头一条是人民,第二条是党,第三才是个人。”假使没有了哪个英雄好汉,“老百姓还是要革命,党还是要继续前进”,因此,对个人作用的评价,不能作无限地夸大,不能置于百姓和党之上。时光荏苒。陈云同志的这篇发言,距今已有六十多年。重温这篇发言,仍觉掷地有声、催人警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倾听群众意见,真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加以整改,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应从陈云同志的发言中汲取什么呢?
首先,是要敢于丢掉“面子”。为什么在一些干部中间,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那么难?有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是方式方法问题,有的是出于对利害的考量,有的是出于因循守旧,不一而足。但种种现象背后,几乎都有“面子”的因素在作怪:不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是碍于彼此情面,立场不正、私心作祟。放不下“面子”,危害实在不小。反之,正如陈云同志所言:“只有你不怕丢脸,撕破了面皮,诚心诚意地改正错误,那时候也许还有些面子。”
其次,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陈云同志强调“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不仅具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敢于发言本身也值得称道。当时,正值日寇节节败退、八年抗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而且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党内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可谓形势喜人。通常,在形势发展较为有利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成绩和功劳,而忽视缺点和错误。能在此时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当时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存在着“骄气”,实属不易;能怀揣一颗忧党之心,直面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这种胸襟和胆识更是难能可贵。
还有,要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胸襟和胆识源于哪里?源于责任感。陈云同志说:“我为什么在‘七大’的会议上浪费时间,讲一讲这样的问题?头一件,我觉得我有责任,我做了七年组织部长,看到这件事,需要在大会上讲一讲”,“如果这种情形确实存在,希望大家在这一方面有所改正。”他还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把希望寄托于高级干部身上。如果我们搞得好,便胜利得早,人民解放得早。如果搞得不好,四万万五千万人便不能解放,革命推迟了多少年,人要多死多少,那时候我们对不起老百姓。”无私方能无畏,忧民才有担当。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高度责任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讲真理还是讲面子,归根结底,是个立场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只有摆正立场、端正态度,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才能丢掉面子、正视批评,走出“小我”、活出“大我”,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需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牢记在心、身体力行。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人家说功就舒服,说过就不舒服。”骄傲的原因何在?是“觉得‘兄弟有点功劳可以骄傲’”的心理在作祟,觉得自己对人民有贡献、有功劳,故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免不了流露出几分“骄傲气概”。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功劳与过错的问题。
工作中有了成绩和功劳,怎么看?陈云同志说:“头一条是人民,第二条是党,第三才是个人。”假使没有了哪个英雄好汉,“老百姓还是要革命,党还是要继续前进”,因此,对个人作用的评价,不能作无限地夸大,不能置于百姓和党之上。时光荏苒。陈云同志的这篇发言,距今已有六十多年。重温这篇发言,仍觉掷地有声、催人警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倾听群众意见,真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加以整改,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应从陈云同志的发言中汲取什么呢?
首先,是要敢于丢掉“面子”。为什么在一些干部中间,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那么难?有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是方式方法问题,有的是出于对利害的考量,有的是出于因循守旧,不一而足。但种种现象背后,几乎都有“面子”的因素在作怪:不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是碍于彼此情面,立场不正、私心作祟。放不下“面子”,危害实在不小。反之,正如陈云同志所言:“只有你不怕丢脸,撕破了面皮,诚心诚意地改正错误,那时候也许还有些面子。”
其次,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陈云同志强调“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不仅具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敢于发言本身也值得称道。当时,正值日寇节节败退、八年抗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而且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党内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可谓形势喜人。通常,在形势发展较为有利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成绩和功劳,而忽视缺点和错误。能在此时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当时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存在着“骄气”,实属不易;能怀揣一颗忧党之心,直面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这种胸襟和胆识更是难能可贵。
还有,要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胸襟和胆识源于哪里?源于责任感。陈云同志说:“我为什么在‘七大’的会议上浪费时间,讲一讲这样的问题?头一件,我觉得我有责任,我做了七年组织部长,看到这件事,需要在大会上讲一讲”,“如果这种情形确实存在,希望大家在这一方面有所改正。”他还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把希望寄托于高级干部身上。如果我们搞得好,便胜利得早,人民解放得早。如果搞得不好,四万万五千万人便不能解放,革命推迟了多少年,人要多死多少,那时候我们对不起老百姓。”无私方能无畏,忧民才有担当。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高度责任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讲真理还是讲面子,归根结底,是个立场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只有摆正立场、端正态度,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才能丢掉面子、正视批评,走出“小我”、活出“大我”,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需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牢记在心、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