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展机遇
推动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4-03-26 14:4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费伟康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动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转型发展的第一年。同时,今年要实施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这对进一步理顺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完善职能,落实责任,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推动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一、按照统一管理要求加强职能建设
 
    机构和职能是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建设。建立统一集中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和职能明确的工作机构,是贯彻落实两个条例的重要保障。从我省情况来看,省和市机构比较健全,但职能配置也有较大差异。我们要抓住这次地方机构改革的契机,乘着贯彻两个条例和八项规定的大形势,积极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更加重视工作部门的职能建设,着力推动一些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得到解决。市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积极与编制部门沟通,加强请示汇报,争取明确机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但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指望把机关事务的所有职责都包揽下来。关键是履行好主管部门的责任,把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职责清单理清,确定部门责任,报当地党委政府确认。
    要特别强调澄清统一管理的概念和要求,统一管理不是所有的机关事务工作都由管理局来管,统一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于建立并执行统一制度标准,落实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突出资产管理地位
 
    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级党政机关积淀了大量资产。机关国有资产还不同于国有企业资产,国有企业资产现在已有比较完备的保值增值的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党政机关资产定位在消耗性资产,长期以来是重配置轻管理,很少管理压力,低效使用十分普遍。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之下,更是弊端丛生。现在要认真管起来,可以说困难阻力重重,其它不说,光把家底情况搞清楚就十分困难。我们一定要站在对政府负责的高度来对待这项工作,切实负起责任,把资产管理工作作为突出的任务,下大力气,配强力量,抓出成效。
 
    三、办公用房清理工作要善始善终
 
    去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专项办公用房清理工作,目前,已完成统计汇总、明确整改要求及整改标准,现在正在按省里推进会的要求抓紧整改。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省整改推进会的要求,抓紧实施整改到位。市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作为明确的工作责任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的作用,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把省里整改推进会精神落实好,要坚决防止整改落实不到位或者整改中搞形式主义。二是要认真总结办公用房清理工作。要充分运用好这次清理工作的成果,建立健全办公用房管理制度,防止反弹,防止前清后乱。
 
    四、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中央对公务用车改革已有明确的目标和部署。今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先行进行改革,省里也将根据中央部署,适时推动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今年要在继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准备,确保我省车改工作一旦启动能立即跟上。一是做好基础情况的分析。要对现有车辆及管理情况,驾乘人员的情况,车辆使用费用情况等进行详细准确的统计分析,为制订车改方案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二是着手研究车改后保障公务的用车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利弊作预测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对公车改革后保留用车研究提出管理办法。要提前谋划思考,拿出具体可行的思路措施,确保公车改革工作方案周密、准备充分、衔接到位、有序推进。
 
    五、深化节能管理工作
 
    虽然公共机构用能在全省用能总量中占的比重很小,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耗不到全省的3%,但示范导向作用很重要。一是继续完善公共机构的基础信息管理。要准确界定管理范围,夯实全省公共机构名录数据库;要对现有的信息数据组织专项核查,切实把基本信息搞实;要推进节能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机构的统计管理、标准管理的办法。要根据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的特点,分类研究制定节能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对不同类型公共机构人均用能提出合理的标准,为监测和控制提供依据。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该管的及时纳入管理,不该管的及时放手;在定额标准管理方面,要根据单位保障工作需要和用能状况的变化,对能耗控制标准予以调整。四是完善考核评价办法。重点在能耗控制、运行经费控制和节能管理工作措施方面提出操作性的办法。
 
    六、积极探索服务保障社会化、市场化办法
 
    服务社会化是机关事务服务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要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要求,积极推进服务社会化的改革,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涉及领导干部服务保障的制度规定。如住房及住房保障,用车及用车管理等。二是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在机关餐饮、物业服务及其它保障方面实行社会化保障后,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着重抓好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统一后勤服务项目和标准,完善服务费用结算机制,强化服务监督质量,控制服务成本,推动公平服务,降低运行成本。三是认真总结、积极探索服务事项社会化的做法经验,使机关事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更加规范,不断是高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七、加强基础工作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把承办具体事务作为主业,客观上忽视了基础工作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没有从规范管理的高度对承办具体事务提出严格要求,事情办了就了,而总结分析、资料保全不重视,使得机关事务工作中基本情况不清、基础资料不全、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比较普遍。制度标准不完善、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严重束缚着机关事务管理提升工作水平。下一步要立足规范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盘实人财物家底。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变随意无序的行为。同时,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础数据的储存和分析运用,为制定管理措施和决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切实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八、强身健体,注重队伍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紧密围绕深化改革大局,自觉苦练内功,强身健体,恪守职责,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和履职能力。一是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把反对“四风”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好,树立求真务实、节俭办事、严格管理的良好风气,努力在改进作风、求真务实、规范管理方面取得新提成效。二是着力抓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调整。把提高队伍履职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强在职学习的各项措施,切实促进知识更新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要注重充实新生力量,积极引进岗位需要的人才,多方位提供平台让年轻同志得到练兵和实践锻炼的机会。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才成长,关心支持务实、踏实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和工作氛围。三是严格廉洁自律,警钟长鸣。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上行下效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警示教育和党性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要进一步规范内部办事制度程序,推进公开透明,切实发挥好监督机构的作用,确保队伍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塑造和树立改革创新、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公平公正、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作者: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