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抓作风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4-04-10 16:1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蔡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改革创业的行为准则。“三严三实”,体现的是作风,彰显的是境界。“严”是慎独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审慎,是严守纪律的敬畏,是坚持党性的觉悟;“实”是脚踏实地的干劲,敦本务实的精神,当官不避事的态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
    一要戒“松”抓“严”。“三严”是官德之本,是从政之源。万事严中求。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对党员干部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爱护。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好作风,就要突出“严”字成风,不搞“一阵风”。防止不良作风反弹,思想上要设置“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警戒线。对干部工作“严”,有利于快速成长、快出成果;对干部学习“严”,有利于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对干部生活“严”,有利于洁身自好、严守节操。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上要有饥渴感,本领上要有恐慌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实践。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切实将“三严”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真正在思想上严起来,在整改上严起来,在正风肃纪上严起来,切实做到严抓严打、严督实导、严查实改。只有 “严”字当头,才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革新、自我查摆、自我整改、自我落实、自我进步;才能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二要戒“虚”抓“实”。“三实”是使命担当。“实”是人格,是力量,是执政之要、兴业之道、做人之本。苗栽不实则亡,树植不深则枯。“虚功”“假做”是作风建设的恶病顽疾,真抓实干才是工作要义。要从戒虚、戒伪、戒浮、戒空做起,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立说立行、一抓到底、作出实绩。好作风是实实在在干出来。“严”字当头,从“实”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认真”二字。要用感情“尺子”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时刻牢记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为民要旨,做人贵在老实,做事贵在求实,谋事贵在务实。求实,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领导干部的应有品格。领导干部常省自身不足、常纠自身之过、常练修身之术,切勿“唱功”有余而“做功”不足,要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赋予,执政是为民服务,发展是为民幸福。坚决抛弃不按科学套路出牌的“虚功”,以实立身,以实为守,以实行事,开明而不自以为高明,由民做主而不代民做主,坚持好事办好,好事办成。  
    三要戒“软”抓“硬”。 这里的“硬”就是较真,这是转变作风的目的所在。困难矛盾之处、急难险重之事,最是考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不忘党的宗旨,行得正、走得端,敢啃难啃的“硬骨头”,敢解难解的“挠头事”,讲话才有底气,办事才能硬气,群众才会服气。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有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四风”抓整改,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更要有釜底抽薪的决心,还要有根治沉疴的信心,敢唱“黑脸”,敢闯“雷区”,敢揭“伤疤”,不以一叶障目、不姑息迁就、不绕道躲避,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撒手的精神,把整改往实里做,把“四风”往深处抓。
    “三严三实”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是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领导干部要勿忘“严”和“实”,警钟长鸣、发条常紧,发扬钉钉子精神,作风建设就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就能用真抓实干换来实实在在的进步,用自身行动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导向,促进新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