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全局 抓发展 办实事
推动机关事务管理保障再上新水平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5-02-10 16:1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李沛然

    为适应机关事务工作新常态,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跟改革发展新形势,紧扣任务要求,谋全局、抓发展、办实事,不断促进常规工作,解决重点难点,打造特色亮点,扎实推动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进程,全面推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心谋划抓主线

    抓政策导向。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和梳理履职情况,全面梳理和修改完善现行制度,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和制订出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资产和服务管理的配套制度,促进机关事务法制化建设。
    抓集中统一。借我局名称变更、机构改革的东风,进一步统筹协调本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加强对辖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编制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工作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构建大后勤服务网络,努力形成全市机关事务工作高点规划、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抓职能拓展。依据现有政策制度和职能要求,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经信委等职能交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主体责任、统一管理流程、建立联系机制,认真研究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引导基金、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经费保障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着力破解发展瓶颈。

    二、精益求精履职责

    抓好管理。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建立资产占有使用部门、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理顺市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权责权限等。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办公用房清理成果,健全房地产集中统一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办公用房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搞好保障。全力做好行政中心安保工作,加强人员出入和车辆停放等管理。注重改进管理模式,确保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着眼公车改革实际,提前思考市级机关公务活动用车保障。认真思考办公用房清理后续管理,探索研究机关办公用房保障新模式。全面完善会务保障各环节操作流程,实行法制化、标准化的保障运作机制,不断提升保障技能和效率。
    做好服务。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活动的各项服务。细致做好具体的日常服务。在餐饮服务上,深化“我与食堂面对面”活动,促进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提升;在停车服务上, 推动新建停车场项目工程早开工、早建成使用,从根本上缓解行政中心停车难问题。

    三、精力集中促改革

    促进公车改革。统筹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围绕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等具体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进行预判和针对性研究,尽快完成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草拟工作,有步骤地推动公车改革落到实处。
    促进节能改革。深化能源审计、执法专项检查、节能创建等常规工作,力求在“一出台、四会同”上求得突破,即尽快出台《常州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会同市财政局推进设立节能引导基金项目;会同市水利局、市节水办推荐5-8家单位创建省节水型单位;会同市质监局推动建立以市行政中心为主的市级机关节能管理监测平台;会同市发改、财政、经信等部门推动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改造。
    促进经费改革。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纲要,加强以定额标准为关键的制度体系建设;以“三公”经费为重点,将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物品采购等预算管理细化到底;以内外监督为抓手,请市人大财经工委、财政局等对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以推动经费改革来确保经费使用安全。

    四、精实细致推工程

    推进廉政工程。按照“两个责任”新要求,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要求,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领导干部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责任。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推行阳光政务,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强化行政督导检查,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民生工程。积极做好老年大学改扩建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审计结算等后续收尾工作。认真做好市信访接待大厅、吴青霞艺术馆改造装修工程的开工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市档案馆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
    推进教育工程。按照市领导要求,加强与市规划、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机关幼儿园整体搬迁异地重建项目工程。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传统优势,探索集团化办园管理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市配套建设及造福社会百姓更好地融合和发展,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和质量。

    五、精耕细作强特色

    深化“五堂一会”。深入开展“书记讲堂、中层讲堂、业务讲堂、职工讲堂、道德讲堂”和“悦读”会活动,坚持把触角延伸至党建活动、文明创建、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及各类培训教育中,进一步增强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提升机关后勤工作水平提供坚实基础。
    优化“3+2”品牌。全力提升“3+2”服务品牌,不断放大品牌在管理服务中的示范效应。财务结算中心、机关食堂和文明门卫侧重于服务力、保障力的提升;机关幼儿园、福隆汽修厂侧重于知名度、竞争力的提升,以品牌优势满足新的需求,为机关事务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平台。
    强化“三解三促”。按照“三解三促”和“进镇帮村、进村帮户”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溧阳市社渚镇姚巷村与上海光明村企业“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由“资金帮扶”向“项目帮扶”,由“输血”向“造血”的成功转型,促进结对帮扶项目合作开花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