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平凡 成就非凡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5-11-10 14:4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记陕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处接待班班长邢江平
本刊记者

    有心之人
    邢江平调到保卫处前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机器工具打交道。调到保卫处后,每天要面对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来访人员,对邢江平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对保卫处传达室工作,邢江平刚开始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他想,不就是开个出入证吗,有什么难的。相信自己不会出差错,但上班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邢江平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一天,保卫处处长打电话通知班长让邢江平去一趟他的办公室,邢江平刚一进去就受到了严厉批评,起因在于接待来客时,邢江平没有认真听取来客的来访意图,草率地就把来客打发走了,并在他的介绍信上用毛笔写了“已使用作废”的字样。这位同志对邢江平进行了投诉。这件事让邢江平深有感触,经过认真反思,他认识到再简单的事情不用心是干不好的,他决心改掉办事草率的毛病。在那以后的工作中,他用心观察,多领悟多学习,熟记《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手册》,熟练掌握机关办事纪律、章法、程序和制度,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不懂就问,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传达室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大院传达室是政府的窗口,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
    他在工作中总是比别人更加勤奋努力。1997年,邢江平担任北门传达室班长。身为班长,职责变了,责任也更重了,这不仅要求邢江平把份内工作做好,同时还要以身作则,带领全班人员做好工作,他感到很有压力。但他下定决心,不仅自已要干好,而且要把这个班组带好。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传达室接待工作规则、文明礼貌用语以及举止行为规范等。对个别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志,他耐心做好说服工作。经过他的努力,他带的这个班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每天交接班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举止得体,对待来客进门有迎声、办事有礼节、出门有送声,接听电话礼貌用语不离口。全班同志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个班养成了经常学习的好习惯,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这期间,因工作成绩突出,邢江平班组连续两年被评为“局优秀班组”,邢江平个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2006年,陕西省省长亲自写信给他们班组,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表扬和肯定,这在管理局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他们深受鼓舞。
    面对危险挺身而出 
    在机关保卫处的工作职责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上访人员的引导劝离。这是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工作,也是政府更好与老百姓沟通交流、更好服务老百姓的重要工作。为维护省政府大院门前正常出入的良好秩序,邢江平全力以赴对在政府机关门口警戒区非正常上访人员做好劝离工作。工作中他发现,在处置上访事件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把握上访人员的情绪波动,及时对各种伤害行为进行阻止,确保人身安全,避免事态扩大蔓延。
    一次,一名男子在东门前点燃自己身上的衣服想要自焚,他看见后,马上提着灭火器冲上去,立刻将这名男子身上的火苗扑灭,自己差点也被烧伤。
    一次,一上访农妇在东大门前情绪激动,打开一瓶农药正要往嘴里倒,他赶紧冲上前去夺下药瓶,农妇开始大哭,邢江平蹲下身子耐心安抚她的情绪,直到她放弃过激行为后才离开。
    又有一次,一名青年男子在政府东门右侧人行道上挥刀自残。邢江平看见这种情况后赶紧跑过去,一把夺下他手中的刀具,并对其伤口进行包扎。半个月后,这名青年再次来到东门拿着刀自残,邢江平发现后及时劝阻并拨打了120,协助120工作人员将其送上救护车到医院救治。
    还有一次,一家6口人因对交通事故处理结果不满,早上7点40分在省政府东门前举遗像、摆放花圈、穿孝服堵门。当时邢江平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一看这情况,赶紧走过去蹲下身耐心地劝说,引导他们通过正常渠道合理合法上访,相信政府会给他们公正解决问题,并告诉他们上访的程序。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上访人员听从了他的建议,让开了门前通道,确保了上班高峰交通的畅通。
    真心换真情
    邢江平深深感到,在传达室这样要不停与上访人员打交道的工作岗位上,急不得、慢不得、慌不得、乱不得、深不得、浅不得,因为稍有闪失,不仅影响管理局的形象,更影响省政府的形象。
    上访人员中有的年龄偏大、有的身体残疾或有病,每当遇到这样的上访人员,他不怕脏、臭,不怕传染疾病,不怕对自己的伤害,主动上前搀扶,有的上访人员感动的说,就你还把我当作一个人。为了让上访人员有亲切感,他上前搀扶时,戴着手套也要摘下,不做任何防护,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每当这时,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还用自己在业余时间焊制的小推车把行走不便的上访人员运送到信访接待大厅。看到上访人员饿着肚子十分疲倦的样子,他经常自已掏钱给他们买馒头充饥。有一次还为6位老人买了6碗面条,面馆老板感动得说,你真是一个好人啊!
    下雨了,他为上访人员支上雨伞。天热了,他为上访人员送杯水。为了防止上访人员出现意外,他还自费买了中暑药、药棉、纱布、酒精等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这些细节让上访人员感到温暖,使他常常能与上访人员心平气和地沟通并说服他们通过正常渠道上访。他常说,自己带给他们一点温暖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这小小的举动能够缓解他们心头的不满情绪,使他们能够理智正确上访。
    面对各种口音的上访人员,为了便于沟通,缩短与上访人员的心理距离,他特意在生活中学习陕北、关东、陕南等陕西地方方言和河南、四川等外省地方方言。自学心理学、行为学知识,上网学习有关处置突发情况的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经过不断学习和工作实践,他的业务更加熟练、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最近8年的时间里,55岁的他,写了16本工作日志,留下了宝贵工作经验。
    台前幕后都是能手
    他平时接待和劝说个访的情况较多,面对三五个人,以他的能力,他能够应付得了,但是面对大规模、群体性、非正常的上访,必须由警察、武警出面时,他的工作就转入后方,协助保卫处搞好非访处置的后勤保障工作。他在做后勤保障工作时,也是一个行家里手。各种需要、各种服务、各种安排在他统筹协调下,都做得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处置人员来了多少,需要食堂多做多少饭菜,什么时间送到什么地方,需要准备多少水、多少凳子、多少桌子、多少杯子,甚至在什么地方入厕,什么地方休息等,他都事无具细,每样不落地写在纸上、记在心上,全都安排好。遇有特殊需要,他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喜欢帮助同事。邢江平每天提前到岗,打扫办公室,烧好开水。他每天都坚持打扫值班室的4个卫生间,别人问他,“多脏呀,你不嫌吗?”邢江平笑着说“我打扫了,大家才能不嫌脏啊!”雨雪天气他及时清理门前积水积雪,酷暑天气为站岗执勤武警战士送去茶水,同事生病或家中有事,他就主动替他们值夜班。邢江平以前干过水暖、机修等工活,班组里有这方面的事情,他都自己动手修理。主动承担起了值班室办公桌、座椅、空调的检查维修工作。2012年第22个助残日期间,他还拿出当年自己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的部分奖金捐给省慈善协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一次处置集体上访的后勤保障工作中,从上午10点多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他一直坚守岗位,由于连续工作,劳累过度,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处置现场,指挥现场备勤的120急救车对他进行简单救治后,他依然选择坚持,医务人员和同事们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坚持留下,直到全部工作结束。 2013年患脑梗病后,行动上有所不便,但他从没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为了方便工作和康复治疗,邢江平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去医院进行夜间门诊康复治疗,晚上回办公室住。邢江平因脑梗病已三次住院,但他依然坚持一线工作。在我们采访他的当天,他才刚从医院输完液回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刚毅执着、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
    在保卫处传达室工作近20年来,邢江平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是说,我是平凡的,我是幸运的,我更是幸福的。十几年来,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一名劳模,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荣誉是激励,也是鞭策,我要把服务人民、甘于付出、无私奉献作为我的追求,继续努力工作,做到无愧于组织和领导的厚爱与信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