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5-12-10 15:3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著名经济学家左小蕾谈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

    近日,在国管局机关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机关事务大讲堂——金融知识第二期”讲座上,知名经济学家左小蕾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为题,为大家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一些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的资本市场,究竟应该怎么发展?大家说要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向着什么方向去改革?我们要创新一些什么,是要创新产品还是要创新机制?我认为,资本市场还是要向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这个方面去发展,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搞所谓资本运作,不但对经济没有意义,而且只会带来风险和危机。一定不能放弃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究竟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呢?那就要做好一级市场的发行,让更多的优质公司、好的公司上市。不能只是去活跃二级市场,那个交易出来的所谓的收益跟企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包括我们现在的新三板,这个股票一转移出去这个钱就是他自己的,他是不是拿了去发展公司,你根本不知道。但并不是说二级市场没有作用,它可能形成投资收益曲线,大家可以借此分析市场,判断市场。
    需要澄清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不能因为中小企业贷款贵就去让他们上市。这个完全是错误的,中小企业它要求的是周转资金,我用三个月,等我把东西卖出去以后再还给你,而这个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的资本市场。为什么敢让这些中小企业上去融资呢?因为它没有一个回报的概念,鼓励的是那种没有契约精神的圈钱文化,所以在这个股票市场上充斥一大堆不好的公司,不盈利的公司,导致了“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第二个误区,就是证券法把发行人持续盈利的要求改变为可持续经营,不要求它持续盈利,只要他有可持续经营,这个也是很荒谬的。你怎么判断它可持续经营呢?比如阿里巴巴是15年以后才上市的,15年前马云怎么会知道15年后的自己呢。你那个时候怎么知道,这个电商模式的交易主体是谁?你怎么预期到它有第三方支付这样一个机制?我们现在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它最后脱颖而出的都是少数,大量的可能都是不成功的,但是你没有大规模的东西,那它也出不来。

    培育优质公司不能急功近利
    至于说优质的公司怎么培养?我认为不能靠简单上市,要靠场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我指的是天使、风投和股权投资基金。这个在美国从纳斯达克的泡沫以后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接力式的,天使投资人是最初的阶段,然后风投,再是股权投资,这个不同阶段实际上也是筛选的过程。但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体系,我们都是希望赚快钱立马得到回报。美国这些创新公司曾经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结果底下来了一批投资人问,说你们在八年到十年都没有盈利,你们的投资人就不给你们压力吗?他们就不要回报吗?我们这里至少第二年有回报我们才会投资。再说到我们的三板市场,它的原初定义是场外市场,是让我们大量创新创业的公司信息更透明,帮助这些场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这些天使、风投去对称信息,减少他们寻找投资对象的成本。但是现在把它做成了跟场内市场没什么区别,市盈率最高的时候也到了一百三十二倍,然后这个转让的价格也非常的频繁,有的时候天价,有的时候跌到一块钱。而且在文件里头还写了,未来还要推出竞价机制,那就跟主板没区别了。如果都这个样子,我们这个优质的上市资源怎么能培育出来呢?急功近利的资本是培育不出优质的上市公司的。
    所以我们缺的就是有耐心、真正去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我们创新创业的文化。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国企或设置投资基金来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仅仅靠补贴。只有通过这个渠道,我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有抓手,我们才能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发展。总之,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这个基本原则:所有的机制,所有的建设,所有的创新都应该冲着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才是真正的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前提,这样我们资本市场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为我们的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