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责如山 履责如冰 守责如城
——记中央国家机关事务工作先进工作者刘正静
刘正静,1980年复员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室,1995年调入工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工作,现任工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文印部主任。21年来,刘正静同志在平凡的后勤服务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追求,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一、政治坚定,做忠诚可靠的后勤人
刘正静同志既是部门主任又是党支部书记,他深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可靠,把好政治的“方向盘”;作为一名后勤人,要时时刻刻树立后勤服务无小事的意识,注重从细节中提升服务;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积极参加党委和支部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敢抓敢管,雷厉风行,严格自律,注重本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他在后勤服务岗位21年如一日,甘于奉献,不计名利得失,一心扑在后勤服务事业上,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爱岗敬业,做甘于奉献的后勤人
文印部既是窗口单位又是涉密部门,刘正静同志深知文印工作无小事,一旦失误,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他一直遵循“视责如山,履责如冰,守责如城”的原则,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为机关工作服务、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为工商改革发展服务的实践中,创造出了经得起检验的业绩,赢得了赞誉。
文印部的前身经营开发部成立之初,硬件条件十分简陋,但他并不气馁,带领同志们艰苦创业,租厂房买设备,使单一的机关公文印制服务拓展到政策性的印刷经营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担任经营开发部、文印部主任期间,他以抓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部门工作、生产、安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文印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文印部印刷车间成立至今,年均印刷约200万本,印刷生产工作零事故。
文印保障工作任务重、工作内容单一且加班多。他严格督促落实《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涉及公文排版各要素的相关规定,严格把好质量关,多年来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下发全国工商系统的文件无一差错,为提升工商总局机关公文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做好总局机关文印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干部职工承担了《商标公告》印制和商标档案扫描工作。在商标申请量逐年大幅攀升、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积极应对,为实施商标战略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在近三年机关服务中心组织的总局机关各单位对文印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均达到95%以上。
三、服从安排,做踏实肯干的后勤人
根据工作需要,刘正静同志于2008年轮岗至中心车管部工作,新的岗位激发了新的能量,他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掌握每辆车的技术状态、安全性能等情况,在担任车管部主任7年间,他始终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为核心,以强化安全教育为重点,认真落实交通安全法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安全保障了总局领导和各业务司局公务用车。
他始终树立“过硬的业务是安全的基石,严格的管理是安全的保障”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交通安全工作日志》,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他提出的“五不准”服务要求,即不准耽误领导安排的工作、不准利用车辆搞特权、不准违章驾驶车辆、不准对乘车人耍态度、不准损害中心形象,为树立机关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单位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每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他带领车管部门全体人员,牺牲节假日,齐心协力,在车辆状况老旧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车辆保障任务。为提高司勤人员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他带头贯彻落实《道路安全交通法》和《中央国家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与部门员工一起定期分析交通安全形势,研究中央国家机关交通安全工作季度通报和全国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通报,有的放矢地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举一反三,总结教训,防范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他担任车管部主任的7年期间,车管部年均安全行驶100万公里以上,无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年年在中央国家机关交通安全目标管理办法考核评定中取得优秀等级,连续7年被评为北京市交通安全优秀管理干部。
四、敢于担当,做改革前行的后勤人
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后,为贯彻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工作方案,更好的落实总局机关车改任务,他积极主动参与总局机关车改工作,研究车改方案和司勤人员安置办法,耐心听取每位员工诉求,反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想方设法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有效解决车改中存在的问题,使车改人员走得高兴、留得安心,圆满完成了总局机关车改任务。
刘正静同志常说: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作为一名工作在后勤一线的老同志,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不平庸的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多次被评为机关服务中心年度先进个人,其所在的部门多次被评为机关服务中心年度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