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时期苏维埃政府机关事务工作(二)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9-07-26 16:0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瑞金时期苏维埃政府内设之总务厅(处),一般具有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的双重职能,尤其是中央总务厅,兼具中央政府办公厅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身份,这种双重职能更加显著。

  一、履行国务院办公厅职能

  曾在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担任机关党总支副书记的钱希均,在当年和事后多年回忆中,一直视中央总务厅为中央政府办公厅,并记得危拱之、李伯钊、蔡纫湘刚到瑞金时,都在中央政府办公厅当秘书。钱希均多次受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指示,给谢觉哉、林伯渠、吴亮平安排食宿等。办公厅的秘书们还为中央政府起草过多个文稿、文件。

  约在1934年1月,中央总务厅为各级政府帮助邮政工作事,专门发出第一号公函。公函首先指出赤色邮政、邮政工作在苏区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赤色邮政是党政军各机关一切法令文件书报的最主要输送机关。随着革命的猛烈开展,苏区的日益巩固发展,各种发行品必然大量增加。第二次全苏大会将近开幕,许多有时间性的文令需要迅速传达到各地。因此邮政工作更加重了责任,更显得重要。接着分析了邮政工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地政府对此重视、帮助不够。为提高邮政输送效率,确保由上而下之法令文件能按时迅速送达目的地,公函提出了以下办法:

  (一)各级政府如遇邮局因邮件过多,原有人员不及输送时,应按需要代为临时调动群众帮助输送,决不能坐视不管。

  (二)邮局未设站的各地,如邮局有邮件委托转递时,同样要迅速派人转送,决不能随意拒绝或停留,甚至随便拆散。

  (三)政府有责任注意邮局工作的改善,邮局亦有责任清查代转邮件。

  1934年春,为着开展节省运动,健全和建立会计制度,中央审计委员会拟对中央政府各部进行检查,为此首先由总务厅召集各部工作人员组织突击队,相互到各部查阅账目,发动节省运动,并帮助编制预算决算。

  二、履行国管局职能

  相对于履行中央政府办公厅的职能,中央总务厅履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能更多、也更规范。

  (一)预算及经费管理

  临时中央政府甫成立,便颁布了为实行财政统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1931年12月),以及《人民委员会训令(财字第2号)》(1931年12月)。这两个法律文件规定苏区内各级行政经费、各军伙食杂用等经费,均实行预算管理;各级财政机关、各军经理机关按中央规定之财政系统对各单位进行预(决)算管理。

  从《中央审计委员会审查三月份中央政府预算的总结》一文来看,中央总务厅的财政预算对象除自身经费以外,还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最高法院的经费。中央总务厅须按时造就预算报中央财政部,然后按批准数去申领、去支付,还得在预算执行完毕后造具决算表,报中央财政部核销。

  当年担任国家银行金库会计的钱希均,对这个情况有清楚的记忆。她说道:“国家银行金库保管着整个苏维埃国家的大部分钞票、光洋、杂洋,还有金银首饰,以及没收来的珠宝。这些钱主要是保障红军作战,支持苏区经济建设。与我业务来往多的是总供给部、后勤部、中央政府办公厅总务处。供给部常来领钱的是张元培、张元寿两位科长,总务处是袁富(福)清、富功侠二位同志。他们把钱领去后发给部队或下面政府部门。他们要的钱,先都有预算,每次来还要先到财政部或毛泽民那里批示,然后到银行会计科开传票,再到金库。我见传票后马上记账,再让出纳发钱。”

  (二)物资采买、制作、分配及管理

  中央总务厅是中央政府机关的管家,承担机关人员办公、生活所需各种物资的采买、制作、分配及管理,以保障机关正常运行。这方面的情况,从《红色中华》报道中可以了解一二。如该报第132期头版(1933年12月5日)之《反对虚浮的预算案》一文称:中府总务厅当年预算做3000套棉衣,为此买了许多材料,实际却只做了1000多套。该报第134期第3版(1933年12月11日)之《财政支出中另一种浪费》一文披露:中府总务厅给俱乐部做西式凳子,以及四周五尺宽的桌子(可惜进不了房子);管理科在市面上买石灰、土砖,价钱高出市价许多。

  顺理成章,中央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伙食,也由中央总务厅经办与管理。为方便吃、用水,管事务的人和伙房炊事员一道,用毛竹做成竹枧,一节连一节,把山上的泉水接引下来,装在大木桶里,成为当地有史以来第一管自来水。他们还协助当地群众挖了一口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后来这口井被取名“红井”。

  (三)房屋借用、修缮与建造及室内家(用)具配置

  临时中央政府及其下各部办公用房,机关工作人员住宿用房,基本上都是就地解决,征用或借用当地公共建筑如祠堂、庙宇、会馆,以及部分民房。这些征、借手续,与地方干部和群众联系协调,房屋的使用安排等一应事务,便由中央总务厅负责。需要修缮与建造的房屋,也由中央总务厅提出预算申请经费,然后拿钱去市面上购买材料,雇请工人。开工后、验收时,中央总务厅都派员到场监理、过验。例如,《红色中华》第132期头版之《一个戏台预算180元》一文称:中府总务厅管理科长徐毅,为满足中央政府人员多、经常有晚会的需要,提议建筑一个戏台,预算要180元。厅长赵宝成批准预算20元。但开工不久即耗去劳力90工,要花54块大洋。

  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对叶坪、沙洲坝、云石山几处革命旧址的复原陈列来看,临时中央政府及中共苏区中央局、各群众团体中央机关的家具、用具,这些机关的主要领导人办公兼寝室的家具、用具,都因就地取材而显得简单、朴素、多样,只求保证办公、生活的最低需要即可。如领导人用房,大抵有一床、一桌、一椅、一脸盆架、一木(竹、籘)箱而已。这些事也由中央总务厅为主打理。

  (四)会议服务

  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时期召开过许多次大小不等的会议,如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中央人民委员会常会、全苏代表大会、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查田运动大会、中央苏区南、北部经济建设大会等。会前的准备工作如起草会议通知并印发,文件的印刷,一应文件、茶水的备办等;会上的接待、伙食、住宿的安排等;还有会后的用具、文具及其他器物的清理、归置等,都由中央总务厅负责。

  (五)文书、小册子的起草、缮写及出版、印刷、传递

  中央总务厅内设之文书、出版、印刷、交通诸处(科),专事中央政府各式文书、指导工作小册子的起草、缮写、出版、印刷和传递。各处(科)工作人员艰苦朴素、勤俭办事,克服困难,保证了中央政府各式文书、小册子的顺利产生和发出。出版处的同志不仅想出了以毛边纸代替蜡纸搞油印的办法,而且创造了一张准蜡纸印刷6000余张油印品的奇迹。

  (六)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安排

  吴吉清曾任毛泽东的警卫员,他的《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一书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在几个月前,组织上为了照顾主席的健康,派总务厅袁福清厅长和傅连暲院长(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又来征求主席的意见,打算让陈炳辉医生来担任主席的护理工作。可是由于当时医生缺少,主席不同意。袁厅长和傅院长知道主席脾气,也就没再坚持,只好从中央医务学校毕业生中,挑选来一位医助——共青团员钟福昌同志,主席这才同意了。”

  这表明中央总务厅还负有安排中央首长医疗保健事宜的职责。

  (七)举办机关合作社

  为战胜国民党当局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抑制商人对消费者的盘剥,方便机关工作人员和附近群众购物,临时中央政府号召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创办消费合作社,社员自愿集资、民主管理、优惠消费。中央总务厅请政府机关总支副书记、国家银行金库会计钱希均出面创办机关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主任。合作社由机关工作人员集资合股举办,“有的出一块钱两块钱,有的出几角钱,集资了100多块钱。合作社专门卖些牙粉、牙刷、毛巾、小本子、铅笔、手帕等小日用品。也有少量吃的东西。目的不在于盈利,主要是方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附近的老乡”。“开始集资100多块钱开不了业,又让我(钱希均)去向银行借了100多块钱。机关合作社办货困难,我通过国家银行在各根据地的分行帮助采办……合作社省了好大的劲。”

  (八)接待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张写在“中央政府总务厅用笺”上,盖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总务厅管理处接待科”印章的手书介绍信。介绍信内容是告诉瑞金黄岗乡苏,一个名叫李绍清的同志原在接待科工作,现在要求回家去,特介绍他前来黄岗乡苏,请他们到时接洽并转给介绍信,让他返家。

  从这件文物可知,当年中央总务厅于管理处下设接待科,负责接待工作。鉴于来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各级各类干部甚多,接待安置任务繁重。但接待科的工作范围与对象及具体分工,尚无资料足资评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