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基本属性探析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1-20 18:1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陈庆修

  

  机关事务是面向机关内部的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服务的统称。

  不同时期机关事务工作的内容、范围和方式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属性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有以下15个方面:

  政治性。为政治和行政服务是机关事务的定位,为党政机关正常运转提供保障、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是机关事务的职能。党政机关加强自身建设、从严规范自身行为,离不开事务性保障措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守节用裕民正道,要靠机关事务来落实。机关事务如不从政治出发,就会变成就事论事,陷入事务主义泥潭。

  政策性。机关事务涉及的每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如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范党政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有《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的有《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范办公用房管理的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的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从宏观上规范机关事务工作的有《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基本涵盖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的主要方面,其他方面即使没有专门法规法规的也要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综合性。机关事务为保障国家机关职能活动正常运转所进行的物资装备和服务事项,涉及学科多,涵盖专业广,触及利益深。从大的方面讲,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包括了财务经费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服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涵盖面很广的工作。从小的方面来讲,不管是工程维修、项目管理、餐饮文化、接待礼仪、安保接访,还是物业管理、电梯运行、幼儿教育等,都有所涉及。

  内部性。机关事务工作和发展改革、公安、教育等部门的工作不同,它的效力主要局限于党政机关系统内部,其服务保障对象是领导人、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机关事务工作是为了保障机关正常履行职能而开展的工作,是机关自身建设的内部事务,不是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它具有工作程序弹性较大、决策灵活性较强、监管手段非强制性等特点。行政的内、外部事务管理原则不同,标准和要求差异也较大,比如,内部行政行为原则上不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外部行政管理的救济手段,不能对管理对象进行行政处罚,等等。

  经济性。机关事务工作是缘于政务工作需要而开展的工作,具有保障政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功能。在履行服务保障职能的过程中,它与经济工作一样,具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环节。机关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无论是同生产资料相联系,还是同生活资料相联系,总体上是一种消费、消耗活动。经济、合理、科学、节约、有效地使用机关资源,是机关事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

  特殊性。机关事务的特殊性表现在:从工作性质来看,它承担着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保障的重要职责;从工作的对象来看,它保障的主要是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职工;从工作的要求来看,它既要满足领导的要求,也要满足干部职工的服务需求;从工作目标来看,它服务政治,保障政务,管理事务。政治站位有高度,行政管理有效度,服务保障有温度,是把握机关事务特殊性的形象尺度。

  保障性。机关事务保障主要涉及办公用房保障、物资技术保障、公务用车保障、职工住房保障、重大活动保障、应急服务保障等。因而,机关事务本质上是一项法定的保障活动,直接为党政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保障。

  服务性。机关事务始终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机关高效运转服务,主要涉及领导人生活服务、机关运行服务(如会议服务、物业服务)、职工生活服务等。

  间接性。机关事务通过保障机关正常运转,间接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为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服务而间接为人民服务,通过提供内部行政规范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连续性。从历史沿革来看,机关事务工作是连续的,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机关事务部门称谓不同,但履行的管理职能相对稳定。从机关事务的日常运作来看,机关保障服务是全天候的,餐饮服务、安保值班、会议服务、车辆服务、物业管理、工程维修等,不管刮风下雨,基本上是随叫随到。

  导向性。机关事务工作有较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公共机构能耗占全社会的能耗总量在7%左右,但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对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的影响力。政府采购对全社会的消费习惯具有标杆作用。公务接待对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引领社会风尚都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对性。1951年7月政务院《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处机构的决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主要任务之一是掌管机关事务工作。条件许可的,可把秘书业务、研究工作、机关事务工作分开。由此可见,秘书业务和研究工作是从机关事务中分离出来的,而保障机关运行的狭义机关事务是广义机关事务细分的结果。机关事务是相对于机关政务而言,又包含了所有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事务性管理,而事务性管理本身就是机关政务。

  附属性。机关事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其核心是做好服务,其服务和保障对象是机关及其广大干部职工,是为从事政治或行政工作的群体服务。机关事务相对于所保障的对象而存在,是皮与毛的关系。

  专业性。机关事务工作通常可归纳为管理、保障、服务三个方面,机关事务涉及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建筑学、心理学、美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等知识。因而,机关事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机关事务管理的每个方面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

  实践性。机关事务大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管理保障服务大都是操作层面上的业务,点多线长面广的机关事务包罗生活服务业的众多方面,相应地机关事务部门长期以来更多地重视实际操作和工作实践,理论研究存在“短板”,机关事务的研究多停留在一般性经验总结上,基础性、前瞻性、方向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明显滞后。

  以上机关事务属性的划分,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机关事务工作。机关事务的多面性也说明了机关事务的复杂性。只有全面把握机关事务属性,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机关事务。

  (作者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