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样板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1-30 10:3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 / 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8年,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以机关办事需求为导向,成立机关事务集中办事中心。

  2019年,管理局扎实推进首批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充服务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目前,集中办事中心已累计办理事项2.5万余件,办结率100 %,“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100%,其中“跑零次”实现率达30%。第三方测评报告显示,机关干部职工对集中办事中心满意度在92%以上。去年8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调研中对机关事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表示肯定和赞许。

  管理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部门间层级间办事事项,将办公用房租用审批、房产档案查询等日常需求大、办件量大的11项部门事项纳入集中办事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法无规定的不提交、由本部门出具或可通过本部门信息系统获取的不提交、可自行查验获取的不提交“三不提交”原则,全面梳理办事事项申请材料,能合则合、能减则减,做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提供。通过减层级、减环节、减材料,压缩办事时限,60%事项可实现当场办结。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办事事项从线下搬到线上,从纸质走向数字。通过当场办、限时办、网上办,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乃至“跑零次”。为切实解决办事对象“多头跑”的问题,对办公用房租用审批等需与市财政局联合审批的事项,建立“一门受理、协作联办”机制,由局业务处室统一受理,相关材料在两个单位内部流转、联合审批,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集中办事中心开设5个服务窗口,可办理28项事项,实现了机关事务有关事项统一办理,并开通“85256666”服务热线,做到一号对外,在第一时间受理机关事务业务咨询、服务申请,实现“统一接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评价反馈”。

  同时,建立健全窗口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长效制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按照服务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咨询监督“六个公开”原则,编制机关事务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所有办理事项均通过局门户网站和“浙政钉”平台对外公布,方便服务对象查询了解。通过一窗受理、一事联办、全程代跑、限时办结,实现办事事项一次办好。例如:市民中心“一卡通”补卡换卡、集体户口迁出、编外用工劳动合同续签等事项,服务对象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即可一次办理完毕;市民中心行政区内改建(装修)工程核准原来需经6个局内部处室逐一审核,现在只需填写申请表,1个工作日办结。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在“网上办”“掌上办”上寻求突破,实现“跑零次”。例如:基于“浙政钉”平台搭建“杭州机关事务”应用,在全市率先运用“浙政钉”APP推进部门间办事“最多跑一次”,会议预定等6项事务从申请到受理审批全过程实现“掌上办理”;依托“杭州机关后勤”微信公众号打造后勤服务大厅线上平台,提供餐厅预定、报修服务、商品订购等“一站式”服务;建设钉钉智慧访客系统,访客经预约登记后即可实现“刷脸”进入市民中心行政区。

  今后,将大力推进机关事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未纳入集中办事中心的事项尽快整合纳入。优化办事窗口服务职能,强化窗口人员业务培训,从专科受理升级到全科受理,从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打造机关事务办事“全科窗口”,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梳理整合机关事务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资源,结合机关干部职工实际需求,按照应进则进原则,不断扩充集中办事事项和线上办事事项。进一步删减办事申请材料,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事时限,重点解决“一件事”涉及多个处室单位、服务对象需“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开发事项网上办理功能,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快跑。扩展“杭州机关事务”应用功能,丰富线上办事事项,提高“跑零次”比例。此外,对照国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集中办事中心人员配置标准、文明礼仪标准、办事流程标准及其他管理服务标准,以管理服务的高标准助推改革工作的高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