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危机和重塑
文/边玉芳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人们困在了家中。许多家长苦恼于与孩子长时间相处而不断爆发的亲子矛盾,纷纷抱怨:孩子起居无时,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沉迷手机游戏、网络与电视。有不少家长吐槽:“再不开学,父母就要疯了!”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么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你还好吗?”“带娃逼疯爸妈”等相关话题讨论。那么,家长到底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有规律与规矩的生活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前提
疫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破。这时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恢复家庭往常的生活节奏和模式。
与孩子一起把一天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类似课表一样的时间表,全家人共同遵守,使生活变得更有序。在这张时间表上,特别要保证三类时间:孩子参与学校线上学习、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一小时的室内锻炼。时间表的安排不能太细,要给孩子一定自由、自主的时间。
规矩与规律的生活同样重要。每天要与孩子商量好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并制定奖惩措施。每晚抽出半个小时与孩子讨论全家在遵守规则上做得怎样,每个人应当得到的奖励与惩罚分别是什么,然后一丝不苟地执行。以手机使用时间为例,要与孩子约定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允许孩子适当玩手机和游戏,但建议每天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家长自身用手机的时间也要确定,每天与孩子盘点双方在遵守手机使用规则方面的情况,并接受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坚持下去,不仅让孩子与家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重建,也一定会收获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多彩而有吸引力的生活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
创造条件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有变化、有趣的生活中感受父母的爱。孩子每天无法外出,还要面对很多的网课、作业,会变得烦躁。要让孩子从单调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如邀请孩子玩游戏,或者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让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设计与打理自己的家,等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全家人一块儿商量并列出平时大家一直没有时间实现的小愿望,比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做美食、打理植物等,按照喜好程度排出优先级,逐项实现,让孩子对生活充满期待,让全家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
放下对“有意义”的执念,不要一味用“有没有意义”来定义孩子的生活。许多家长习惯用一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有没有意义来衡量事情值不值得做。要知道,一些看似无用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些太功利化的标准去设计孩子的生活。要在和孩子一起玩耍、游戏中,慢慢放下对“有意义”的执念,和他们分享当下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会更加了解对方,产生共同的体验。当有了同样的经验、语言、回忆时,亲子关系会更加和谐。
在沟通中理解、尊重孩子是亲子关系建立的重点
用心陪伴孩子,在与孩子的真诚沟通中理解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平时家长因为忙碌,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现在正是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我想聊的话题”的平衡点,倾听孩子的心声。在交流过程中,家长要停止做无关的事情,用心听孩子说话,也不要评判孩子的想法,只是去听就可以了。如果急着把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告诉孩子,往往就把天聊死了。学会做一名倾听者,不急于做出评论和纠正,即使孩子有一些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想法,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慢慢去改变。做到这一点后,孩子会很开心,觉得“原来父母是可以懂我、理解我的”,从而更尊重父母。站在孩子“背后”而不是“对面”,给孩子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当孩子碰到问题或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在孩子的对立面施压,只能让孩子将精力用来对抗父母。站在孩子的“后面”给他支撑,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站在你这边,遇到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这样孩子才不会以叛逆的方式进行反抗。
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自主的权力,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在目前这种家长和孩子全天侯在一起的生活环境中,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去过分地打扰孩子,同时帮助孩子适应居家学习环境,学会自主学习。不过分要求孩子,变“父母心态”为“成人心态”理性对待孩子。有许多孩子抱怨父母总是不分情况,只要看到自己不是在学习就会无休止地批评。家长要明白,每天完成线上课程和课后作业后,孩子也要有休息和放松时间,不要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
超长的假期、缺少变化的生活可能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认为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学习,不用急在一时。当发现孩子有学习懈怠状况的时候,切勿强硬斥责,要及时和孩子讨论,明确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不想学?学不会?还是别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适应居家学习的环境,鼓励孩子主动学习。也可以把问题反馈给老师,或在班级群里讨论并寻求解决办法。同时,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尤其是对初高中学生。父母要关注孩子在线听课、完成作业、用网时长等情况,但对于孩子和同学在网上聊天,如果孩子不愿分享就不去打扰。
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仪式感。从固定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入手,给安静、明亮、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居家学习时间;从着装入手,学习时让孩子穿好校服或者平时的衣服,不能穿睡衣;采用不同的手机铃声定时提醒孩子“上课了”“下课了”“放学啦”等,通过营造类似学校的环境,让孩子有坐在教室的现场感。
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是亲子关系建立的保障
家长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情绪是亲子矛盾的催化剂,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疫情期间,家长要理解和接纳自己和孩子的负面情绪。
长期居家带来的不自由感,延期开学带来的焦虑,对生活不知何时恢复正常的担忧,让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但家长要知道的是,恐慌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紧张和不安。如果产生焦虑、担心、猜疑、受挫、愤怒等情绪,请理解这是在当前情况下的正常情绪反应,无需惊慌、不用抗拒。请感受并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安定自我。同时,也要理解在疫情压力下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家长需要接纳并及时疏导。
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调节情绪。比如运用简单的“肌肉放松法”“蝴蝶拍”“冥想”等手段改善情绪,或是通过运动、音乐、倾述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要学会“深呼吸”“停一停”“静一静”的方法让自己暂时从生气、愤怒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之后用更理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疫情是对亲子关系的考验,也是重建良好亲子关系的机遇。尽管当前的生活受到一些限制,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来创造有趣的生活,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相信只要用心、用智慧,待到疫情结束时,我们会收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附 件:
- 主办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