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讲究因人制宜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2-24 11:5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俞若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周围的人各不相同,性格上有活泼内向之分,形体上有高矮胖瘦之别。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院士提出“亿万苍生、人分九种”,将体质类型分这九种: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个体质分类标准已经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同体质的人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倾向患不同的疾病,因而养生讲究因人制宜。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中医认为食物有温凉寒热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治疗的效果,不同的食物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脏腑气血经络,产生相应的功效。根据体质类型来选择适合的食物,辨体食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与体质相关疾病的发生。

 

  平和质及其食养

  平和质是“健康一族”,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形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为主要特征。这类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平素患病少,性格多随和开朗。

  食养原则:无气血阴阳的偏颇,食养的第一原则就是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寒温适中、五味调和,不可偏嗜。要因时施膳,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维护机体的阴阳平衡。

 

  气虚质及其食养

  气虚质是“气短一族”,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这类人多见肌肉松软,气短懒言,语声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等。

  食养原则:重在甘平补脾。谷类食物以及偏温性的肉类食物如鲢鱼、牛肉、鸡肉等可以温中补气。粥既有营养价值又容易消化吸收,对气虚质者尤为适宜。

  推荐食疗一则:薯蓣粉粥(《调疾饮食辩》),具有补气健脾、固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体质伴大便溏泄者。制法:用100克薯蓣粉(即山药粉)和清水调入锅内,旺火加热,并不断以筷子搅拌,至两三沸即成。

 

  阳虚质及其食养

  阳虚质是“怕冷一族”,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这类人一般肌肉松软,多见怕冷明显、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等。

  食养原则:以甘温补阳为主。适合羊肉、牛肉、虾以及坚果类高蛋白、富含油脂的食物。蔬菜可以选用南瓜、洋葱、韭菜、茴香、香菜等。生姜、辣椒、花椒等辛香调味品在烹调时可适当加入。

  推荐药膳一则: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适用女性阳虚体质见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者。制法: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取羊肉500克剔去筋膜,放入开水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将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

 

  阴虚质及其食养

  阴虚质是“缺水一族”,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这类人多形体瘦长,容易口燥咽干、鼻干、大便干,手足心热,喜欢喝冷饮等。

  食养原则以酸甘滋阴、甘寒清热为主。水产品尤其是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如龟、鳖、牡蛎、海参等,以及汁液丰富、味多酸甘的鲜果类食物如梨、甘蔗、荸荠、杨梅等都可选用。烹饪方法推荐煲汤、蒸煮等。

  推荐药膳一则:莲子百合煲瘦肉(《亚健康的中医体质调理》),具有滋阴益气、清心润肺的功效,适用阴虚质常觉咽喉干燥、皮肤干燥者。制法:取莲子(去心)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同煲,肉烂熟后加盐调味。

 

  痰湿质及其食养

  痰湿质是“体胖一族”,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这类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胞微肿,汗多且粘,胸闷,痰多,容易困倦等。

  食养原则:以化痰祛湿健脾为主。可以选用粮食类如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蚕豆;海产品如鲫鱼、鲤鱼、鲈鱼、紫菜、海带等;蔬菜如冬瓜、竹笋。还可适当食用一些偏温燥的食物,如生姜。

  推荐药膳一则:薏苡仁粥(《本草纲目》),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痰湿体质及脾虚泄泻者。制法:薏苡仁、粳米分别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熟烂稠厚即可。

 

  湿热质及其食养

  湿热质是“长痘一族”,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这类人形体偏胖,面垢油光、易长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等。

  食养原则:湿热体质以清热利湿为主。祛湿的食物有粮食类如薏苡仁、赤小豆;水产中的鱼类和水生植物如鲫鱼、鲤鱼、海带等。还可以食用一些偏寒凉的食物如苦瓜、黄瓜、西瓜、芹菜、莴笋、莲藕等。

  推荐食疗一则:绿豆藕(《岭南采药录》),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湿热体质常感口干口苦者。制法:取粗壮肥藕1节,将50克绿豆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加食盐调味。

 

  血瘀质及其食养

  血瘀质是“长斑一族”,体内血液运行不畅,以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这类人面色多偏晦暗或见色素沉着,口唇黯淡或发紫,身体容易出现瘀斑、疼痛等。

  食养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食用生山楂、黑豆、红糖、黑木耳等。少量饮酒也可以温通血络,宜选择葡萄酒、糯米甜酒。

  推荐食疗一则:山楂红糖汤(朱震亨方),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适用血瘀体质兼见消化不良者。制法:取生山楂10枚洗净、去核切片,加入清水煮约20分钟,调以适量红糖食用。

 

  气郁质及其食养

  气郁质是“郁闷一族”,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典型代表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类人形体偏瘦,喜欢叹气,胸胁部容易胀满或走窜疼痛等。

  食养原则:以疏肝理脾为主。可以多食用气味清香的食物如荞麦、高粱、白萝卜、香菜、柑橘、柚子、茉莉花等。

  推荐药膳一则:橘皮粥(《调疾饮食辩》),具有理气运脾的功效。制法:取橘皮研细末50克备用。将粳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粥将成时加入橘皮,再煮10分钟即可。

 

  特禀质及其食养

  特禀质多为先天性或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体质。这类人容易对药物、食物以及其他异物刺激如冷空气、动物皮毛、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常有家族史。

  食养原则:主要根据个体情况,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发物”如酒、鱼、虾、蟹、辣椒、浓茶、咖啡等。

  推荐药膳一则:固表粥(《亚健康的中医体质调理》),具有扶正固表、养血消风的功效,适用过敏体质易发皮肤过敏者。制法:将乌梅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放砂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慢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渣后加水煮粳米100克成粥,加冰糖趁热服用。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