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驻京机构“对接、融入、服务”提供后盾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1-27 10:3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吴文凯

 

  江西省驻京机构积极对标首都更高站位,坚决落实北京更严要求,推动后勤保障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致力形成“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保障格局,为驻京机构“对接首都、融入北京、服务江西”提供坚强后盾。

 

  激活后勤保障驱动力

  适应新时代驻京机构职能转型拓展需求,深入分析驻京机构后勤保障面临的新形势,加强理论创新,推动后勤工作朝着“一体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大文化引领”方向转型,向“标准后勤、智慧后勤、绿色后勤”路径转变。

  推动日常管理创新,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举措、规范流程,形成一整套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要求明确、简明实用的后勤管理制度。针对管理工作中重复出现的内容,如机电、安保、会务、保洁、餐饮等服务项目的关键性指标,明确标准参数、标准程序和标准方法,作为从事后勤管理工作的原则,实现后勤管理由经验型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

  顺应大数据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趋势,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服务”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后勤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存货管理、采购管理、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节能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服务、事务、政务可公开数据资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全面提升驻京事业后勤保障的“技术能级”和“网络效益”。

  针对后勤团队重点弘扬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致完美的“工匠精神”和甘居幕后、甘于奉献、甘然淡泊的“劳模精神”的同时,重点围绕新时代驻京机构后勤保障宗旨,针对各岗位组织开展“星级服务之星”“技术标兵”“岗位能手”等各类创评活动,在活动和工作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致力打造“对标首都奋勇争先、传承基因善于创新、服务家乡担当作为、团结合作包容互鉴”的特色驻京后勤文化,使之成为驻京后勤保障的动力源和标识牌。

 

  推动绿色发展

  以节能创评为“总开关”,大力推进驻京机构办公区节能监管系统建设,用科技手段对办公区水、电、气的消耗使用实时监控、动态跟踪、及时调控;完善无纸化办公系统,鼓励纸张双面打印,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产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减排、践行节能减排,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使干部职工共享节能减排成果,努力形成节能减排人人尽责、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良好氛围。

  对标打造驻京机构绿色食堂。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炉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保证油烟排放达标;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垃圾分类投放的部署要求,逐步考虑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严格执行绿色食材安全工程,确保驻京机构食堂(含酒店)所用食材符合要求、绿色安全、营养健康;建立严格的食品卫生安全检验体系,对食品采购、加工、存放、流转、销售各环节实行全方位监控。

  对公务出行实行层层审核的派车制度,并以精细化管理核定控制成本。倡导驻京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购买使用绿色交通车辆,践行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拼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为首都北京节能减排、大气环保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社会化服务进程

  充分利用驻京机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平台集中发布机关政务、事务、服务信息,积极开发、推广更为便捷的APP、小程序等后勤服务平台,加强线上线下信息互动、服务定制、管理协调、投诉监督等业务,进而促进驻京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和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按照“社会方向,专业服务,能包则包”和“积极稳妥、符合实际、重点突破”的原则,认真梳理可外包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有品牌、讲信誉的市场机构承担,探索“服务社会化、需求标准化、采购规范化、价格市场化、监管精细化”的后勤服务外包新模式,实现由“自我搞服务”向“市场买服务”的转变。

  坚持分类处理、审慎对待,对涉及内部事务及保密事项的服务项目,如文印工作等,坚持以自我服务、内部循环为主;对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服务项目,如食堂餐饮等,在慎重评估的前提下,坚持安全第一、自办为主、社会为辅,确保安全可靠。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