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视角下的首都之责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1-27 08:4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马峰成

 

  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全国机关事务管理队伍中的一名新成员。组建两年多以来,用实际行动诠释首善标准和北京服务的深刻内涵,机关事务文化建设成果斐然。

  北京机关事务与党和国家大局紧密相连,在各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脚步不断发展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城市结构深刻调整的历史背景下,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运而生。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市级行政办公区,为北京机关事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组织完成第一批市级机关搬迁,是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建伊始的亮相之责。北京市级机关从核心区搬迁至城市副中心办公,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减量搬迁、节俭搬迁、平稳有序搬迁的工作要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搬迁中充分利旧,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贯穿始终;不扰民,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面对搬迁后的困难和问题,有效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是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历史之责。干部职工搬迁到副中心工作,背后折射的是诸多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面临交通、教育、居住、就业等系列困难和问题。长短结合、多措并举解决好广大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努力实现职住平衡,带动核心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面对新办公区运转,确保顺畅安全,是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本职之责。由分散办公转向集中统一办公,对机关事务工作是一大考验,如何做到统分结合,把该统的事管起来,该分的事放下去,实现统而有效、分而有序,既是机制,也是艺术,这是塑造机关事务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长期课题。

  北京市机关事务文化始于搬迁,并在解决干部职工后顾之忧和保证新办公区安全顺畅运转中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文化内涵。

  首都北京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进入新时代,北京要努力建设好祖国首都、大国首都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特殊的城市战略定位和目标,是滋养北京机关事务文化发展的深厚沃土。

  政治统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政治中心居于统领地位。与此相适应,建设北京机关事务文化,要将政治建设作为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核心价值和内在要求。

  大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机关事务工作是服务工作,服从大局是对机关事务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着眼于大局,把握大局之维、大势之机、大事之要,形成在大局下谋事创业的优良文化因子。在机关事务文化建设中树立大局观,就是要促进机关事务工作善于从党和国家大局下判断形势、谋划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

  首善标准。北京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机关事务工作必须树立首善意识,永葆开拓奋进、勇创一流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北京机关事务文化塑造要体现首善标准要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包容大气、奋勇争先的进取文化,是不畏艰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文化,是当标杆、作表率、创造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创新文化。

  北京服务。北京承担着为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保障的光荣任务。在筹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庆祝活动和会务保障任务中,党中央提出“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要求,就是要求各项工作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服务抓好各项筹办任务落实。机关事务文化建设要守住底线,做到“零差错”“零失误”,要追求高线,把各项工作做出亮点、做出特色。

  政治统领、大局观念、首善标准、北京服务,是北京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根本取向和核心价值,是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四个服务”应尽职责对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其中政治统领是灵魂,大局观念是站位,首善标准是目标,北京服务是特色,四者统一于机关事务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在组织第一批市级机关搬迁过程中,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从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制定出台教育、交通、医疗、宿舍、户籍等政策措施时,以鼓励干部职工扎根副中心为导向,体现了带动核心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作用,效果明显,干部职工满意,在搬迁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切实履行了政治机关、行政机关、服务机关的职责。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在坚持全面动员部署、统一实施标准的基础上,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把北京会议中心作为全市宾馆行业的试点示范单位,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全过程实行监管,餐厨垃圾减少93%左右,客房一次性用品垃圾量减少近87%,减量效果十分明显。

  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标准化、信息化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既是体制机制,又是治理方式。北京机关事务局按照国管局确定的思路,抓资源统筹,抓事权统一,抓权责匹配,明确了“统分结合”的工作原则和机制,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组建过程中成立了6个服务中心,分别承担着不同办公区的服务管理职责,明确了“中心吹哨、处室报到”的服务治理模式,把标准统一和特色服务有机结合,推进合同管理、标准控制,有效推进了服务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集中统一、统分结合的思路理念,成为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化标准化管理,使文化支撑成为推动机关事务实践创新的方向指引。

  在局组建过程中,提出政治建局的要求,在原市级部门转隶中提出了“机构整合、心灵契合、工作融合”的要求,按照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落实人员岗位,确保各项工作不断线、服务保障不断档。在会议、餐饮、物业、保安、保洁服务保障人员队伍建设中,加强关心关爱,优先解决工勤人员住宿、通勤等问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岗位练兵和服务技能展示等活动,通过组建外事服务专班、领班人员轮岗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锻造精兵强将。

  (作者为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