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公物仓》,用创新打通“虚”与“实”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11-26 16:4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 / 姜晓萍

  

  “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而言,公物意识早已融入每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数千年前,左丘明就在《左传》中提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中的《义赏》篇也记载道“竭泽而渔, 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珍惜节俭,合理分配,科学高效利用公共资源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千百年来人民与政府共同坚守的约定。

  当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既是对政府公物保障工作的鞭策,也是对发展智慧化后勤的助力。

  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行动目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号召,主动探索创新,在扎实工作、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公物价值发挥极致。《虚拟公物仓》一书是对政府公物保障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为机关事务系统推进智慧化公物保障工作提供了积极借鉴和有力支持。

  《虚拟公物仓》对于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的归纳总结与畅想为新时代政府工作创新提供了技术指南,提出的虚拟化公物保障理念对于现代化政府工作意义重大。随着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的日益深入,虚拟公物仓这一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库房与线上实时同步的网络租赁平台,将实现传统实物仓储保障向互联网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保障的转变,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并实现资源的节约与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发展的可持续性。虚拟公务仓的推广将会掀起政府公物保障工作领域的重大革新。

  该书编排精妙,各章节间环环相扣。第一章中翔实记录各项智慧化技术,为借鉴高新技术改革政府工作埋下伏笔。第二章对政府公物保障工作的历程进行梳理,找准当前公物保障工作中的闲置浪费、设备陈旧、仓储管理成本等方面的问 题,便于之后对标改进。第三章针对前文陈述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虚拟公物仓这一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其建设的软硬设施与运营管理。第四章则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既有鲜活案例的展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有价值层面的深度思考。

  虚拟公物仓平台所蕴含的线上、线下融合,“虚拟”平台与“落实”物资相互配合的理念,是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该书精准细化了虚拟公物仓平台的前端和后端操作,如同操作指南和使用手册,可直接用于工作实践和推广。公物保障工作是社会高效运转的前提,也是客观反映政府治理水平的一个维度。现代化公物保障与管理不仅着眼于物品,更应该凸显政府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虚拟公物仓》让我们领略到公物保障工作在新时代的新风貌,借助科技力量在“虚实”之间游刃有 余,打造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开放社会合作打造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公物保障工作的范本。

  真诚期待该书能够成为新时代政府创新的敲门砖,激发出政府在公物保障领域以外的新活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平凡细碎中孜孜不倦,持续挖掘技术更新带来的更多可能,才能让科技进步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成果落实到日常,才能让国家更强大、人民更幸福、社会更进步。

  (作者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