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在接待中融入本土元素
文 / 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待处
适应新时代接待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打造彝州特色接待品牌,是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待工作的着力点。自治州接待处牢固树立“安全、节约、服务、规范”的工作理念,在周密统筹、优质精细、规范高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接待工作质量和水平,圆满完成了建州60周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全国“三农”媒体总编辑走进楚雄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全省重点州市经济运行现场推进会等重大接待任务。前不久,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楚雄召开后,一名参会人员给自治州接待处联络员发来了感谢短信:“此行体验到了五星级的服务!”
做好接待工作,打造站位高、大局观强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自治州接待处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定期举办“接待讲堂”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文明素质和礼仪水平,对重要接待进行总结、分析、研讨,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奉献、专业的接待队伍。
围绕接待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自治州接待处坚持问题导向,以巡视、巡察、审计整改为契机,坚持当下改、长久立。建立健全制度,构建了包括接待工作运行机制、接待员行为规范、接待管理实施细则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严格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接待行为。把每次接待当成一次促进发展的机遇,把每一项具体任务都当大事干,助力把楚雄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每年召开全州接待工作会议、举办接待业务培训,建立由公务接待定点宾馆后勤员工组成的工作专班。搭建由接待员、讲解员、礼宾员、服务员组成的全州接待人才库。每逢重大活动召开州级部门协调会,明确职责任务,抽调接待人才库干部职工参与,构建上下联动的全州接待工作“一盘棋”格局。打造干部成长平台,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把比拼结果与年终绩效、评先选优、干部任用、职务职级晋升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充分挖掘彝州各类资源,在接待中融入本土元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接待优势,形成彝州特色接待品牌。在就餐上,坚守彝州本土菜的本味本色,发挥高原特色食材多和“野生菌王国”的优势,办好“彝州一桌餐”。收集各县市的特色食材、特色菜谱、地方小吃、餐桌特色摆台,开发具有彝族特色的餐具、餐垫、桌裙、椅套、接待手册、席位牌等接待用品,提升接待品位和魅力。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特色化住宿服务,确保安全舒适。根据工作实际配备州情宣传资料,积极宣传推介楚雄。对重要来宾实行“一对一”联络引领服务。
打造智慧接待平台,推进接待大数据平台建设,建成包含公务接待定点场所、彝州特色美食、接待服务人才库、重要来宾档案、州县重要调研点位等内容的基础数据库。打造彝菜研发平台,定期组织定点宾馆酒店开展彝菜研发活动,提高菜品质量。
楚雄州委书记杨斌充分肯定了自治州接待工作,同时提出了希望:各级接待部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中央和省关于接待工作各项规定要求的示范标杆,做用心服务、精细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实作风、严守底线的示范标杆,为推进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