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1-06-21 17:2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党委

   

  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中心整体启用后,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服务保障模式加速调整创新、变革升级,后勤服务社会化涵盖了市民中心后勤服务各方面。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管理局按照“工作内容相交,党员人数相近,资源优势相融”的原则,与浙大饮食、浙大会务、速派餐饮、耀江物业、绿城物业等服务协作单位党组织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书,建立政企联合式“党建联盟”,形成了局机关党组织与优秀企业党组织互帮互学、共创共赢、联盟共建的发展机制和品牌。 

    

  重要意义 

  “党建联盟”是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规定,党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应当成立党支部。理论和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所在单位与业务关联度较高的其他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共建联络机制,约定共建义务,明确共建内容,打破条块壁垒,压实共建责任,增强工作融合,整合“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服务内容、服务资源、服务平台,对于推动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引领共建单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建联盟”是党建效益的倍增器。在“党建联”架构内部,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日常工作中,有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商共建共享长效运作机制,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促、作风纪律联抓等开展联盟党建活动,有效提升了各方党建效益。成员单位的活动阵地和服务设施等联享共用,实现党建资源利用最大化。定期举办党建工作联席会,结合开展主题党日,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党建工作好举措、好做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成员单位间根据自身的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双向列出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协商确定服务项目,服务与需求一一对应,以具体服务项目推动党建联盟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党建联”是党员活动的大舞台。“党建联盟”的建立和运行,不仅促进了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同时也让一些“口袋”党员回到了组织、找到了活动舞台。调查发现,参“党建联盟”的单位、属地街道和社区等各领域党组织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组织优势、服务优势,卓有成效地推进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使广大服务对象对优质、精准、高效人性化服务的向往变成现实。 

  “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过程中,彰显了“党建联盟”各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使更多的资源、服务融入后勤服务中,为后勤服务供给侧的党员开辟了建功后勤服务的广阔舞台,在推动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示风采、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有所作为。 

    

  实践做法 

  “党建联”引领后勤服务发展机制自建立以来,实行机关党委把关、服务保障中心党总支牵头、联盟单位党组织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2019年被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党建最优工作法”。 

  抓融合,让党建联盟“聚”。在推进“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重大节日、重要时点、重要讲话、重要主题、重要议等开展联学,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如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党组织共同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学党建知识、共听优秀党课、共看红色影片、共谈入党感悟;共同组织联盟单位的党员互相对标,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推动联盟单位的基层党建强强联合、聚力推进,实现党建工作高水平和后勤保障事业发展高质量一同谋划、一起推动、一体落实。此外,“党建联”整合区域内各方面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联盟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共建单位所服务的职工食堂、写字楼等为服务点,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助力定点服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解决人员调动和资源整合难问题中充分发挥了凝心聚力作用,使“党建联盟”成为决战决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道最美风景线。 

  抓建设,让党建联盟“强”。以建设一支合格过硬的党员队伍为目标,采用互学经验、互鉴教训、互传理念、共谋思路、共提能力等方式,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联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互通党员教育管理、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经验。轮流组织开展党员理论学习、党建实务观摩、党建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党员综合能力水平,培育出更多的“党员示范岗”和“岗位标兵”,实现“支部强、党员强”的双强目标。 

  服务,让党建联盟“联”。“党建联”引领后勤服务发展怎“联”、如何“动”,是摆在联盟各党组织面前的现实课题,在深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固化了两个“联”:一方面,优势资源联享。依托联盟内阵地建设较为完善的机关党组织及经验丰富的党务干部、善于组织党课活动的优秀人才等资源,定期安排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各种党内理论学习教育及实践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阵地、人才和经验等优质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共同分享,切实发挥党建优质资源集聚共享效益;另一方面,实践活动联办。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采取机关党委把关指导、服务保障中心党组织牵头、承担服务保障工作的企业参与的方式开展党建联动实践活动,将党建活动融入后勤服务,助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时,在共创“党建双强双优”中逐步成长,切实把机关党员干部和企业优秀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市级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上来。 

  发展,让党建联盟“领”。“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关键是引领各成员单位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后勤保障这个中心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联盟各方共同探索后勤服务的工作规律,一起确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的工作思路,把联盟的党建作与各单位后勤保障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党建工作贯穿于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全过程,在结对帮扶、党群联建、平安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抓纪律,让党建联盟“廉”。行政大楼服务保障中心与市民中心行政区域社会化服务承接单位,从服务项目上看,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后勤服务“党建联盟”实践启动之初,就为“亲清”关系加了一道保险,明确双方决不能因为党建“联”了,感情上“融”了,业务监管上就“松”了。实践中,要把联盟的基础,放在维护机关党员形象上,放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上,体现在弘扬“崇尚实干、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上,共同落实党的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共谋长效抓作风建设机制,共查漏洞和不足,使联各成员单位中层干部、基层工作人员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进一步改作风,实现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学习风气的提升与改进,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存在的不足 

  由于后勤服务需求侧对后勤服务供给侧的需求与时俱进,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与时俱进,“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故“党建联”引领后勤服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其长效制度机制有待创新完善。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看,目前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党建联”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升。成立“党建联盟”犹如为基层党建结对共建注入了“兴奋”,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建立了新机制,如何创新活动载体,吸引联盟成员充分发挥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从哪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增强互信互助,以及如何激发和调动结对共建单位联合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进一步发挥“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的成效,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和积极探索实践。 

  “党建联盟”联合方法手段还有待挖掘。目前,“党建联盟”组织生活形式还相对单一,多为组织集体学习教育、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缺少学用结合的创新联合方法和手段;教育学习内容多停留在经典、学文件上,和工作结合程度和联系程度还不够深、针对性还不强,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实际效果欠佳。怎样借助基层党建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深入挖掘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突破基层党建结对共建的固有模式,筑牢宣传阵地,加大联盟影响力,形成学用结合、上下联动机制等,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是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党建联盟”联合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目前,“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仅限于服务协作单位,联合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如何扩大联合范围,将社区、高校、优势科技企业纳入“党建联盟”的联合范围,择优而联,在业务上形成优势互补,打通不断做强基层“党建联盟”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基层党建优质品牌,推进党建结对共建信息化、智能化,是今后需要突破和创新的关键。 

    

  几点对策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研究认为,要擦亮“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金名片,非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配套施策难以见实效,具体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举措。 

  “真”。一方面,要推行“契约化”共建,在推进“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过程中,通过推行“契约化”共建模式,把党建工作和服务保障工作放到联盟的整体构架中思考,根据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收集联盟成员单位的意见建议,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优化共性工作任务,集聚联盟整体合力加以协调解决,进而提升联盟整体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凸显“党建联盟”成效及优势。另一方面,要做实“党建联盟”,实现共驻、共建、共荣、共治、共享,探索构建组织盟、治理联盟、活动联盟、服务联盟、资源联,推动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调、上下联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发展水平,组织干部职工在一线服务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服务保障新思路。 

  “深联”。“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要扎牢扎深基层“党建联盟”机制之“根”,统筹、整合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各类优势资源,实现基层党建、业务工作、综合服务相融合,找准工作契合点,引导教育党员群众形成合力,造成“人人肩上挑担子、个个发力抓落实”的“同频共振”工作态势,不断丰富党建共建内涵,提升建设成效,特别要以餐饮、会务、物业管理三方面为突破口,与协作单位联合调研,共同研究探索进一步巩固党建共建成果,充分发挥联盟在管理能力和服务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先导性的作用,引领机关后勤服务改革和迭代升级,加快后勤服务领域技术和服务创新的步伐。 

  “常联”。“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要将共建内容纳入基层党建常态化管理。共享、服务、发展、治理是打造“党建联盟”、提升联盟组织力的关键着力点,要坚持问题为导、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现“党建联盟”向多领域合作,开展思想工作联做、区域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办、文明单位联建、党员教育联抓、贫困对象联帮、党建资源联用等共建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联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品牌。 

  “智联”。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快与信息技术专业过硬的服务外包单位合作,尤其是知名网络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企业,利用联盟单位技术优势,在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建后勤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依托联盟单位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数据“活起来、跑起来、用起来”,加快从视频监管、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应用的跨越,推动机关智慧后勤建设,引领联盟各单位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引领后勤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不断强化创新理念,深化联盟建设内涵,配套采取前述对策和举措,因势利导、强化共识,找准定位、精准施策,敢于创新、迭代升级,构建“党建联盟”引领后勤服务发展长效制度机制,就一定能实现党建与后勤服务深度融合,一定能为保障党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转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也一定能在助推我市“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示“头雁风采”、发挥独特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