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劲吹节俭风
文/盛桂荣
整合市级办公用房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推行公务用车标准化管理、探索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工作试点,开展“光盘行动”、创建节约型机关……
作为市本级机关运转所需资产、服务和能源资源管理的主管部门,安徽省宣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按照市委书记陶方启关于“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资金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的要求,与市直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机关运行成本,保障党政机关集约高效运转,让节俭之风劲吹。
学党史 拧紧思想“节约阀”
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读书分享会在宣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举行,讲述人从一袋干粮、半条棉被、雪中丰碑等细节展开,与大家分享长征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故事,阐述伟大的长征精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管理局从党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多向发力,开展了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智慧食堂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统筹推进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食堂建设,让过紧日子深入人心、让绿色理念融入血液、让节约文化蔚然成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近年来,管理局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方位宣传公共机构节能、生活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工作。设计节能动漫卡通人物“宣萱”和“小器鬼”,制作节能普法宣传动画短片,在市电视台和全市集中办公区的电子宣传屏、电梯电视屏、电子阅报屏滚动播放。制作统一节能标识张贴在全市各级公共机构用水用电密集部位,时刻提醒干部职工牢记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全市机关食堂运用桌卡、宣传册、电子屏、抽纸盒广告等形式宣传“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办实事 当好后勤“大管家”
加快节约型机关创建,发挥公共机构节能领跑效应,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一项务实之举。
管理局机关节能工作负责人在摸排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现状时发现,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空调系统已经运行9年,设施老旧、能耗大。经过多次现场踏勘指导,医院完成了门诊大楼中央空调循环水泵系统的升级改造,将原定频水泵改造成节能变频水泵,节能效率达50%,日均节约电费563元,由此医院每年可节省电费20多万元。去年,市直及宣州区节约型机关创建完成率超90%,全市共创建节约型机关238家,创建率达56.53%。
同时,管理局着眼机关资源集约节约化管理的目标,整合市级办公用房资源,想方设法盘活闲置资产,推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2019年7月,市、县两级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将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如期上报至全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全市建立起规范完备的办公用房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整合市直机关办公用房资源、从严配置办公用房。在有限的条件下,保障了21家机构改革涉改单位近5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
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2017至2019三年行动计划,运用标准化思维推进公务用车管理,最大限度延长公务用车的使用寿命,尽可能降低车辆维护保养等运行成本。2020年,市直公务用车调度中心平台共出车约1.1万次,行驶里程同比下降10.96%,百公里油耗值同比下降0.8%,维修保养费用同比下降4.87%。
不仅如此,宣城市还创新基层公务出行方式,在全省率先试点以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为主,货币化补贴、社会化车辆租赁等为辅的公务出行保障方式,推动绿色出行。今年,计划在全市部分乡镇开展试点,依托新能源车租赁服务搭建“基层公务出行保障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出行跨层级调度,提高车辆使用率,减少“车轮上的浪费”。
见行动 争做节能“领跑者”
制止餐饮浪费是创建节约型机关、过好紧日子不可或缺的一环。
“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进入市直机关食堂,厉行节约的标语随即映入眼帘。
2021年春节过后,一场“光盘打卡”行动在市直机关食堂掀起热潮,千余名干部职工通过皖事通APP“皖美田园、光盘打卡”版块线上打卡,践行“光盘行动、拒绝剩宴”的承诺,各个食堂的剩菜剩饭量比之前减少近2/3。
全市机关食堂从源头做起,为餐饮浪费行为戴上“紧箍咒”。每天通过统计用餐人数、分析口味偏好等,科学采购食材,从源头把关,避免餐桌上的浪费。根据不同时段就餐人数的变化,采取分次补餐等措施减少浪费。调整餐饮保障模式,根据就餐者需求推出“小份菜”“半份饭”“汤自取”的供应模式,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党政机关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工作必须走在前、作表率,通过宣传动员,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局面。
2020年,《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发布,按下了全市垃圾分类的启动键。管理局联合市城管局对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多次督导,组建市直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队伍,在市委、市政府大院等18处集中办公区安装22套宣传栏,向市直党政机关及部分事业单位配发标准四分类垃圾桶3000余个。截至去年年底,基本实现市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