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事
文/殷冉岚 陈国栋
深圳,一片属于创新者、实干者的热土。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热潮,这里的年轻人铆足了干劲,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奔跑。
肖娟,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务管理服务中心的一名年轻服务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加入了这支奔跑的队伍,她心里想着的是“不负美好时光,不负这片热土”。
“00”后的肖娟,出生在湖南耒阳一个普通农家。2019年,她从学校近2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被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务管理服务中心招聘为实习生服务员,分配在市委办公楼管理部做会务服务。端茶倒水、洗涮杯壶、清洁消杀、收发报刊文件、检查水电安全、值班值守……全部都是琐碎细致的活儿。别看小小年纪,但她从不马虎,不懂就问、就学,抓住点滴时间阅读专业书籍,虚心向领导、经验丰富的服务员请教,工作时注意观察琢磨,下班后悄悄练习,很快便成为一名业务精熟的会务服务员。这一切努力源自她对工作的认可:“也许很多人看不起服务员的工作,认为干的都是又苦又累、伺候人的活,但我不这么看,能为特区市委做服务,我很珍惜,对我来说,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事,我要比别人加倍努力。”
自进入会务中心工作以来,肖娟累计参与服务保障1500多场会议、参会人员5.2万人次,清洁消杀会议室300余间次、核心区域办公室500余间次,服务品质得到服务对象和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深圳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委领导全部坚守岗位,重要会议一个接一个。当时,会务中心市委办公楼管理部留守的服务员只有6个,为平常的1/3,会务服务和防疫的压力陡增。肖娟主动放弃休假,挑起重担。2020年大年初二,市委连开了3个重要会议。为保障上午的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肖娟早上7点就赶到会场开窗透气、消毒桌椅、准备茶水,现场服务到下午1点会议结束。顾不上吃饭,又接着投入保障下午3点省委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重新消杀会场、清洗消毒茶杯、摆放“已消毒”提示牌,细致贴心地提供会议服务。下午6点省委视频会议刚结束,她又连轴保障市、区两级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直到晚上7点。简单吃了几口盒饭,肖娟又带着姐妹们兵分两路,一路去领导办公室清洁消毒,另一路去准备第二天一大早的全省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回到宿舍,已是深夜12点。
疫情最严峻那段时间,面对超过平时3倍以上的工作量,肖娟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作业,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一天高强度的劳动下来,服务员们个个累得都不想动,还有的因劳累、害怕、想家而哭鼻子。她打起精神耐心劝慰,细心检查每个人的防护措施,帮错过饭点的姐妹热饭,提醒大家天寒添衣,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吃饭也常常对付了事。妈妈在电话中心疼得直掉眼泪,她却说:“我没事,确实很辛苦,但特殊时期能为市委的工作保驾护航是我的荣幸和自豪!”
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肖娟最终在近80名服务员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到礼仪班,为市两会等重大会议、重要政务活动提供服务。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前夕,她被选派为大会主席台提供会务服务。庆祝大会全球瞩目,而服务保障任务下达时距大会召开仅剩7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无法套用现有的服务保障模式。在领队的带领下,她和同事们根据日常的服务经验,模拟制定了几套服务方案,按照人民大会堂的标准,每天反复练习至深夜。每天数百次的走位、倒水、夹盖、复位,脚磨破了,贴上创可贴继续,手腕肿了,擦点活络油继续……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终于接到了明确的会议保障方案,大家根据方案列队形、对走位、规范手型手势,一直练习到凌晨,最终圆满完成了大会主席台和贵宾室的服务保障任务,向世界展示了特区会务服务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