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上也要干出样子”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2-01-21 15:3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郭平

    

  办公大楼明亮整洁,办公室、餐厅、卫生间等主要用电用水区域张贴着节能标识,干部职工将办公垃圾有序投放在回收点……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一阵阵节约节能新风扑面而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在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打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绿色机关,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扑下身子抓示范创建 

  2019年,宁夏按照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领跑者遴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区公共机构中遴选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与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成为节约型示范单位入选单位之一。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宁夏,是每一个公共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检察院不仅要在法律监督上走在前面,在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上也要干出样子、领跑在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对这个任务信心百倍。 

  然而,面对这样一道新考题,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并非易事。 

  “办公楼老旧不说,冬天还不保温,更别提节能了。”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对检察院的“老样子”记忆犹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共有5栋主体建筑,除检务大厅和司机楼属于节能建筑外,其他建筑建成时间较早,围护结构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属于非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占比仅为9.7%。采暖采用市政热力集中供热,末端为铸铁散热器,大部分未配备末端温控装置。制冷使用多联机空调机组及分体空调,能效等级2级以上空调占比52%。 

  为实现节能,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公共照明区域采取声控措施,水龙头加装省水阀,卫生间小便器采用感应式、蹲便器安装脚踏延时自闭阀,绿化则采用微喷灌溉方式。这些措施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离“节约型公共机构”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在这样的老旧建筑基础上打造节约型机关,需要下大功夫。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是第一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深入研究,成立了以主管副检察长为组长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为节能管理员。 

  紧接着,相继制定各项能源管理制度和重点设备的操作规程,出台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定、绿色消费行为规范、节能降耗奖惩办法等。 

  “设备的监管和管理须臾不可放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物业公司负责对各栋建筑日常用水、用电、用天然气等能耗设备的使用、巡检和维修保养。要求设备管理员每日开展巡视,杜绝无效用能和能源浪费现象。制定重点用能设备、系统操作岗位的工作制度,规定操作流程,建立了变压器、电梯、空调、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台账,详细记录用能系统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定专人负责建立水、电、气、油等能源使用台账及能耗数据统计报表,按季度分析能耗数据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公示。加强计量管理,强化节能统计。全院办公楼配备计量器具,用电系统分区域设置25块电表,用水系统分类设置10块水表,实现水电能耗分类分项计量。 

  “2021年在用电双回路改造过程中,我们整合用电计量设备,建立用电能耗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分析用电数据,对重点用电区域分区域计量,目前监控设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计财处相关负责人说。 

    

  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又一场秋雨来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很兴奋:“这场雨又可以为单位省下一笔绿化水费了!” 

  宁夏地处西北,水资源相对匮乏,在管理人员看来,必须认真统计用水量,对用水消耗记录进行分析和公示,建立用水台账,当好全院的“水管家”。2018年,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制订了全年的用水计划,确定了年度人均用水量下降2%的目标。2021年,与物业公司、餐厅签署用水合同,制定了详细的节约用水规划。 

  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主要用水区域,节水宣传标识清新醒目。任意一处洗手池、水龙头都像上了锁,没有滴漏,更无“细水长流”。“现在,几乎看不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机关上下都自觉形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计财处负责人介绍,如发现“长流水”等现象,将对相关处室或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目前,全院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干部职工都有自己的“水账目”,每个人都有用水额度,每一滴水都得计划着用。 

  实施节水行动,只是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检察院实施“节能七项行动”,全面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规范办公物品采购,严格执行物品采购规定和审批程序,制定办公物品采购制度,明确采购流程,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或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规定,不采购高耗能办公用品;转变文风会风,提倡节约办公,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减少纸质文件报送;提倡文明用餐,在餐厅实施“文明餐桌”行动,每天根据统计人数供餐,餐厨垃圾由专业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规定,采取公务用车单车能耗统计,集中管理、科学调度公务车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配备公务自行车,鼓励低碳出行;加强办公耗材使用管理,节约使用纸、墨等,积极使用再生纸等再生办公用品,坚持办公用品登记、签字、领用制度;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办公资产配置、处置有关规定。 

  在每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块独特的鼠标垫,上面印有检察院垃圾分类规程,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办公楼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类别、投放方式、收集方式及回收频次等一目了然,成为大家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的“温馨贴”。 

  2020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按照“美丽银川垃圾分类”要求,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中,制定并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及回收利用制度。在每个办公室同时设置资源垃圾及一般垃圾回收装置,楼道设置资源垃圾及一般垃圾回收装置,室外设置垃圾存放集中处理点。工作人员投放垃圾后,由保洁人员定期向每间办公室回收资源垃圾,回收后统一放置到集中存放点进行分拣及储存,最后通过“美丽银川垃圾分类”公众号一键下单。 

  “下一步计划借助物联网+技术,以每个办公室或个人为单位,实现资源垃圾自动称重、自动上传数据、自动建立回收台账。通过排名公示或积分兑换的方式,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垃圾正确投放率。”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计财处负责人说。 

    

  加大技改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10块水表算好“水账单”的故事人人皆知。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院进行节水改造,共设置10块水表,水计量率达到按分户计量、按功能分区计量、按主要用水设备计量的要求。全院用水环节包括生活用水、绿化用水、餐厅用水、洗车用水、消防用水,其中绿化用水、洗车用水部分水源使用自建进水回收系统。这套进水回收系统实现了院内用水“微循环”。经过改造,全院在每年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水量逐年降低,实现了节水降耗目标。 

  创新是推动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加大技改创新力度,实施能源审计、水平衡测试、围护结构改造及节电、节水改造,以创新引领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 

  实施能源审计,邀请第三方公司对全院能源利用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分析评价,编制能源审计报告,分析掌握本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实施水平衡测试,邀请第三方公司按照规范进行水量平衡测试并出具报告,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实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改造后采暖效果大幅提升;实施节电改造,将光效低的T12荧光灯管灯具全部更换为T8-LED灯管,并将走廊手动开关更换为声光控智能开关,杜绝了“长明灯”的现象。 

  坚持不懈的努力收获了丰硕成果。2019年5月,为总结宁夏推进节水优先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水利部水利经济研究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宁夏节约用水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肯定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工作的做法、经验、成效。2020年,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被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评定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21年被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授予“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 

  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领跑绿色机关未有穷期。“2021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出炉,要求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宁夏又出台了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推动节能降耗。”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计财处负责人说这既是鞭策,也是奋斗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