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守正创新永向前
文/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直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李向阳已经在机关事务系统工作了13个年头。2016年,时任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政府办副主任并兼任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的他,受命担任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一把手”。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面临诸多难题:一年不开一次会、上班迟到早退、干事推诿扯皮,区直系统排名倒数的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各类矛盾摆在他的面前。
外界质疑声声、内部矛盾重重,李向阳选择从细节抓起、从自身做起,每天第一个到单位,大院里转圈查卫生、门岗前叮嘱管停车、食堂里尝菜调口味。中午他从未回过家,到食堂转转,问大家合不合口味,在楼内转转,问大家有没有需要,甚至每个材料的标点符号、文档排版、错别字校对,他都一一要求。一些老同志渐渐心生不满,“一个主任,还要管逗号句号?”然而,正是这种家长式、保姆式的要求,推动了日后工作的突飞猛进。
就任不到2个月,办公楼顶瓦片掉落砸坏车辆,一时间,“一个写材料的,怎么干得了后勤”“就不是干一把手的料”等流言蜚语传来。越是艰难越显担当,经请示区委、区政府,他立即组织抢修,现场监工,吃住在单位,终于消除了隐患。他制定“严格管理、优质服务”工作理念,提出“12753”党建工作目标,实行“党建+N”工作模式,完善100余项工作制度和流程,凭着这股子认真、细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实现翻天覆地变化,打了大翻身仗,第二年“七一”被评为先进党组织。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已经瘦了十几斤的他,还要承受羡慕、嫉妒等折磨,妻子心疼地说:“咱还是回去写材料吧,至少没人说咱……。”想干事、敢担事的人,怎会被吓倒?随着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机关事务工作迎来新机遇。他围绕机关事务三大职能和山西省委“九化九统一”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工作,成功打造机关事务“潞州品牌”。
2018年,长治市原城、郊两区合并为潞州区,首要任务是200多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调整。怎么调?没有前车可鉴。怎么调好?大家拭目以待。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五项原则……短短2个月,搬迁调整完成,干部职工纷纷竖起大拇指!他还推动全区门面房集中统一管理,年租金达800余万元。合理调剂使用现有资源,支持帮扶残疾人、教育、社区等公益性事业,受到各单位一致好评。
民以食为天。李向阳打破常规,提出办“最便宜、最满意”机关食堂理念,“双六”管理模式孕育而生,众口不再难调;公务接待推行“食堂+商务酒店”模式,接待经费连年下降;加强接待、会务等后勤保障力度,服务满意率98%以上,连续5年被长治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优秀。
“您好领导,我是公务用车平台司机张政……。”公车改革一开始,大家都开不了口,“怎么还得说好听话,开好车不就行了?”但李向阳的理念永远超前:“咱们就是要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军事化训练雷打不动、技术比武定期举行……成绩也毫不含糊,全市首家完成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接入全省“一张网”,实现建区以来“零事故、零违章、零差评”,集中办公区公车保障模式被《中国机关后勤》杂志报道,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李向阳还参与了全国首部机关运行保障地方性法规《山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的起草工作。目前,全区已有56家单位入驻6个集中办公区,极大地节约了行政成本、提升了行政效率。2020年在全区38家独立办公单位推行水电暖和保安、保洁等工作集中管理时,班子成员意见不太统一,“既然不是硬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里面纠纷太多,谨慎为好”。他知道大家是为他好,但创新创造、敢为人先的理念已经融入血液之中,“干,出了问题我担!”李向阳说到做到,该项工作成功完成,走在全市前列,为县区开展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提供了样板。
“又是第五集中办公区第一!”各办公区综合科长议论纷纷,自从实行垃圾分类“流动红旗制”,大家明显干劲大了。原来,李向阳在这方面从来都是办法多、点子新。针对垃圾分类制定“12335”工作理念,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连续2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排名全市第一,“垃圾分类四步走潞州品牌可复制”被评为“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2020年第五集中办公区被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评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经验由国管局向全国推广。
通过不懈努力,潞州区直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机关事务系统先进单位,连续5年全区年度目标考核被评为优秀等级和全区最佳服务单位,2020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李向阳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当选长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