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品质 实干出成绩
文/山东省枣庄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务实勤勉和锐意创新的昂扬风貌苦干实干,工作成果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无烟机关、市级健康机关、全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单位。
中心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制定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清单。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年均组织开展“三会一课”50余次,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评定1个“五星级党支部”、2个“四星级党支部”,实现基层党支部的对标提升。开展作风建设“五比五看”活动,提出“早、勤、快、实、好、廉”的工作要求,以作风转变促进担当作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推诿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严把选人用人关,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表彰活动。
走进一线办实事
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安排,紧盯实际问题和保障需求,加强工作配合、日常联络、信息报告,调度14家宾馆、筛选1670间房源,按时完成市本级和各区(市)省派工作组食宿保障工作任务,完成186个市直单位232座办公楼的系统数据测绘和铺底工作,市本级房地产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在全省率先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统计报告工作,提前完成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工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来表扬信予以肯定。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摘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摘编》,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提供标准依据。
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深入项目现场、党组成员担任项目专员下沉一线,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和存在困难,摸实情、查堵点、解难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坚持“服务不缺位、用心不敷衍、帮忙不添乱、助力不包揽”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助推帮包项目如期运行。机关宿舍区社会化遗留问题较为严重,中心领导现场调研、积极协调、有序推进,两周时间将小区水、电、暖、气和公有房屋等资产顺利移交至有关部门。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从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任务、紧盯时间进度等方面周密部署,完成所属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章程制定和备案工作,配合做好涉改事业单位资产划拨、调剂、处置的审核工作。为9家涉改单位调配26间办公用房,为24家新设立单位出具房屋使用证明。搭建党政机关内部用车、社会化用车和事业单位社会化租车平台,为210家事业单位建立系统账号。
坚持会务保障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严谨细致地做好会前准备、会中服务和会后整理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市两会服务等重要会务服务活动,年均承办约600场会议,办会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一致好评。
高质量创建节约型机关
将节约型机关创建列入市重点工作,市政府督查室每月将进展情况报市领导。分批次对65家节约型机关创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指标解读和现场答疑。精心制作课件,滕州市、薛城区等地举办多期宣讲培训。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节能联络员进行远程指导,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能源局印发《枣庄市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强化目标管理、完善制度体系、推行绿色办公、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宣传教育5个方面印发通知,联合有关部门对申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现场查阅资料、指出问题、追踪整改、对标验收,连续2年超额完成创建目标,建成节约型机关256家,累计建成比例达75.74%。
围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组织收看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节能减排云课堂、节水宣传片等,利用公告栏、电子屏、宣传画、倡议书等营造节能氛围。举办全市节能宣传周暨“十三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宣传展,组织千人签名,发放倡议书、节能信。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感召着广大干部职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悄然成风。
以匠心塑服务品质
以办好让大家满意的品牌食堂为目标,打造餐饮服务新亮点。增加主副食品种,增设低脂低油低盐档口,满足干部职工多样化需求。严格成本管控,主、副食普遍降价20%至50%。在全省机关事务系统首届“工匠杯”厨艺技能竞赛活动中,枣庄机关食堂代表队荣获特别组织奖,参赛选手1名获金奖、2名获铜奖。
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标准。及时完成物业管理、安全保卫、消防维保等社会化服务企业的公开招标工作,择优选用专业队伍。将定点租赁服务企业由1家增至5家,组织对市直各部门(单位)117辆公务用车北斗终端定位系统年审。全面接入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信息系统,规范派车审批程序。一年来,通过公车平台派车5960次,车辆安全运行104万公里,服务满意率保持100%。
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健全统管办公区物业服务、安全保卫、公车保障、会务服务、机关餐饮等各岗位应急管理、疫情防控和现场处置预案。严格落实人员出入三码查验、消杀消毒等防控措施,迅速响应管控要求,24小时在岗,筑牢市级党政机关疫情防控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