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种思维”构建政府采购新格局
文/李朝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的经济思想体系,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关键是了解和掌握“四种思维”。
以民本思维为出发点,聚焦公平与共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都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强调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菜篮子”和“米袋子”以及就业等民生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举措,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民本理念。
以创新思维为出发点,聚焦改革与发展,构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新格局。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分析范式的突破,形成了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的新型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实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理论假定和理论导向的突破,强调了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创新和超越了西方供给学派主要通过大规模减税解决“滞胀”问题的经济手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
以系统思维为出发点,聚焦整体与统筹,构建平衡持续的发展新方式。经济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部分地方在出台政策时经常会出现前后矛盾反复、不尊重实际和简单一刀切的现象,如疫情防控层层加码、拉闸限电频繁突袭、地产调控忽紧忽松等。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采用“结构政策”代替以往“产业政策”的提法,表明更加重视从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全局性系统思维出发,通过影响框架条件来引导和改变经济主体的决策,减少对具体经济结构的直接干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从而实现平衡持续发展的“帕累托最优”。
以底线思维为出发点,聚焦发展与安全,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发展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重点防范重大经济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国际经验来看,风险爆发不仅会造成一个经济体的剧烈波动,而且还会导致经济长期且深度的衰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更是可能会导致经济追赶步伐中断,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困境之中。只有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面对新时代,立足新阶段,运用“四种思维”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推动政府采购事业发展新格局构建与深化,需要做到4个方面:
以人为本,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不断提高对内对外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外做强“提质增效”,以便利化服务、标准化方法、信息化手段,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切实提高采购人、供应商满意度。对内做好党员服务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青年学习交流活动,做好困难党员和职工帮扶救助工作。
稳中求进,提升工作质量。强化建章立制,升级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做精做细做实存量的同时,做优做强做大增量,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探索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新路径,深刻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格局,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打造好微党课、微专栏、微分享等平台。
统筹协调,加大融合深度。注重个体与整体的融合,从全局出发,自觉在大局中思考谋划工作,服从服务大局。从党员干部长远发展出发,摒弃本位主义、个人主义,自觉培养全局观、实践观,拓宽视野。加大党建与业务融合,找准结合点,持续深化推动同谋划、同推进、同规范、同落实的“四同”工作体系。
坚守底线,加强风险防控。抓严抓实廉政风险防控,推动采购监管内外联动、完善业务风险防控机制、排查隐患严格内控管理,通过项目抽查、前后段反馈、评审专家监督评价、项目评审全流程清单管理等一系列采购监管制度机制,与采购人共筑廉洁采购防线。强化廉洁教育和纪律监督,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做好重大采购项目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的廉洁纪律提醒;积极探索多元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方式,努力做到严管有温度、厚爱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