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理论研究的支撑作用
文/张晓峰
近年来,陕西省机关事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和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责主业,不断浓厚学习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升机关事务科学决策和理论研究水平,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全省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加强理论研究仍需持续精进,必须着眼务实创新,注重解决问题,发挥理论研究支撑作用,为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实用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站位要高,始终坚持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理论研究是一项灵魂工程,必须高起点谋划,充分彰显其引领功能。强化对理论研究的认识。形势和任务倒逼我们,务必提高认识、高位推进,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研究机关事务理论,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艰辛探索中研究机关事务理论,从机关事务的丰富实践中研究机关事务理论,使理论研究富于现实指导意义。加强理论研究重在把好方向、把握重点,使理论研究紧紧围绕机关事务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工作大局。要不断加大对工作的理性思考。机关事务理论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形成的,蕴含着大量科学经验,要在对实践的总结提炼中自觉加强理性思考。唯有如此,理论研究才能准确而又不失生动地得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科学结论,转化为指引具体实践的磅礴力量。当前,机关事务理论研究的重点,就是要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聚焦最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研究课题。由于各地区、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在开展机关事务理论研究上应有所侧重。要进一步梳理细化印发的参考题目,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能解决本单位实际问题的重点课题,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务实管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分析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开展理论研究要善于“解剖麻雀”,切口要小,落点要实,办法措施要切实可行,避免纸上谈兵。要善于吸纳和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敢于把调研观点交给群众评判,诚恳接受批评和指导。通过座谈、专访、征询意见等形式广纳群言,集思广益,问计于民,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思路要宽,重视在理论研究中提升能力。在新形势下,机关事务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特点,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要着眼长远,抓实经常,建立理论研究常态化机制,从领导做起,从机关做起,从责任严起,使理论研究成为推进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善于从共性特征中寻找规律。各地区机关事务工作虽略有差异,但服务保障党政机关的总体任务要求是一致的。理论研究重在总结可资借鉴、可供运用的规律性做法,而这些规律更多来自于共性层面。因此,要善于从共性特征中把握特点、摸索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善于总结是做好工作的捷径,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做工作的有心人,不论是对专项任务还是日常基础性工作,都要勤于思考,注重培养总结提升的良好习惯,以持续精进的总结提升,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氛围要浓,突出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当前,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要破解理论人才缺乏、调研力量薄弱的难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领导干部要带头撰写调研报告,指定课题,责任到人,靠任务带出作风、带出人才。要鼓励干部职工踊跃参与调研,写身边人、说身边事、悟身边理,激发创造活力。要坚持树立正确导向,关心调研人员的实际困难,使其满怀信心、心无旁骛地投身理论研究工作,通过每年评选优秀调研成果,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育人环境。要加大外派学习、专题培训、赴外考察经费支持,为调研创造便利条件,提高调研人员的思维能力和业务水平。要畅通调研渠道,借助地方院校专业力量,拓展提升调研的范围和标准,发挥好省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的智库作用,适时邀请上级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为调研骨干作辅导讲座,加强兄弟省份同行间的切磋交流,不断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运用要广,注重发扬好理论研究成果。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实践运用。要加强工作指导,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工作机制,将其列为硬性工作任务。一方面,上级业务部门年初要作出调研计划,年中要收集情况,年底开展总结讲评,把理论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实。另一方面,坚持下沉基层,实地了解情况,跟踪重大任务,聚焦热难点问题,加强日常引导督促。倡导务实学风,强化工匠精神,善于精雕细琢,多出研究成果。要抓实重大课题研究,力争每年都有调研精品出炉。踊跃参加课题研讨活动,争优创先,主动作为,最大限度地展示成果、展示能力,靠一流作品在全国系统理论研究工作中扎稳脚根、当好样板。要积极推广调研成果,借助官网、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增强机关事务理论研究氛围。重视通过理论研究总结经验、宣扬典型,助力机关事务整体建设再上台阶。广泛参加全国全省层面互动交流,使研究成果向外辐射,发挥出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