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引领公共机构节能
文/王金宝 周鹏 吴春雨
“据市气象台消息,今明两天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部分县区极端最高气温可能突破1961年以来极值……我市高温强度为1961年以来罕见。”今年夏天,江苏淮安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电力负荷不断攀升。淮安市淮安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节能减排迎峰度夏的目标任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效。
一直以来,中心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抓行动、抓任务、抓责任、抓审计,强化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任务落实。贯彻落实国管局等部门印发的《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全区党政机关节能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区党政机关节能工作责任网络,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对全区240余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节能基本信息、年度节能工作和能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将全区年电力消费200万千瓦·时以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机构或集中办公区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名录库,按年度分批次开展能源审计,区财政局安排专项经费补助,发现问题逐一整改,整改情况纳入节能绩效考核。
今年,中心按照“标准为引领、措施有落实、执行高质量”的思路,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各单位节能工作落实到位。“我们严格规范公共机构节约用电行为,空调夏季温度设置不低于26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禁止开窗使用空调……”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保证办公室标准照度的前提下,减少照明灯数量,使用节能品牌灯具,实施照明开关标识化管理,杜绝长明灯现象。6月至8月,区直部门集中办公区累计用电量同比下降19.8%,节约电费约20万元。
推进各级公共机构实施重点用能区域绿色照明改造。公共机构集中办公区全部完成LED或高效照明灯具改造。区委区政府集中办公区新建56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专用车位。协调社会第三方企业在办公区集中投放共享单车,引导干部职工低碳出行。自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完成区法院能源审计、淮安医院节能升级改造等79个节能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全区57家党政机关创成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81.4%。区法院、红军小学等7家单位被评为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中心建立以单位自查、部门检查、联合督查为主体的公共机构节能督查体系,节能成效纳入全区碳达峰水平专项考核。各公共机构定期对干部职工节能行为开展自查自纠,建立节能工作台账,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镇街和区卫生健康、教育、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辖、所属公共机构定期开展检查,检验节能成效。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抽查全区公共机构节能情况,及时掌握各单位用能情况,将检查结果在全区通报并向区领导报告。每年年底组织专人进行考核,现场审核各单位年度台账,并随机实地抽查部分单位,结合平时检查情况系统打分,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碳达峰水平专项考核内容。
坚持线上线下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以节能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为突破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公共机构节能综合宣传体系。利用淮安区有线电视台、淮安区报、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视听淮安”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制作展播公共机构节能宣传片、节约用水宣传片,累计播放宣传片近500次,发放宣传卡片2.3万余张。“我们抓住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契机开展节能低碳宣传,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地方公共机构节能云展播等线上活动,开展线上知识竞答,调动大家节能积极性、主动性。”中心负责节能管理工作的同志说。
开展新能源汽车试驾体验活动,让干部职工从亲身体验中感受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组织“节能进学校”专项活动,全区各中小学校以国旗下讲话、板报评比、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宣传节约用电知识。坚持开展“节能进机关,党员作表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作节能表率。持续推进节能进公共场所、进社区、进家庭等系列活动,在公共场所摆放节能宣传展板,联合企业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介、公共机构节约用电讲座、节约用电知识竞答等活动,发放节约用电倡议书和宣传品,鼓励干部职工在家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电器,引导错峰用电意识,带动家庭形成节约用电错峰用电良好行为习惯,让节能理念、节能措施落地生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