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维度探索机关事务管理一体化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1-10 15:4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蒋鹏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方向,积极转变思路、寻求转型路径,从七个维度探索推动机关事务管理一体化。 

  在应用进度上下功夫,推进办公用房管理一体化。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加快组网运行、加紧推广应用,在全省率先建成市、辖市(区)、镇(街道)三级办公用房管理“一张网”。用活常规功能,强化办公用房“一张网”数据信息分析应用,促进办公用房数据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全程动态监管办公用房使用管理情况,为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提供支撑。全面激活办公用房配置申请、审核,核对、审查,维修申报、项目建设管理等模块,充分发挥“一张网”的功能作用。做活线上业务,聚焦“一网通办”,突出办公用房建设、调剂、维修、置换、处置及消防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等事项,探索线上业务不见面办理机制,让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不断提升办公用房管理能力和水平。 

  在管理深度上下功夫,推进公务用车保障一体化。推动公务用车专项领域建设,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跨区域公务出行保障一体化。制定20余项管理制度,健全保留车辆、平台派遣、社会化租赁三级保障机制,建成车辆与人员、基础与重点、配备与处置、使用与维护、监督与考核为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市、辖市(区)、镇(街道)“一张网”全覆盖,构建集网上预订、申请、审批、调度、派车、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智慧管理模式。推行“同城派车”,建立单位自留车辆优先、车管平台车辆应急、各级平台车辆补充的三级梯度动态保障机制,实现全市公务用车跨区域跨层级调度使用。 

  在转型速度上下功夫,推进公共机构节能一体化。坚持“大数据+”理念,强化“数治化+”牵引,加速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转型发展。加强与国家电网公司、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地市级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推进“一张网”远程信息采集布点工程,为全市1885家公共机构植入7649个能源感知“神经元”,全市公共机构用能感知实现全覆盖。以“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为题,引入“全时空、全要素、全场景、全解析、全链条”节能模式,推动能耗数据从“可知”到“可视、可控、可用”的转型跃升,为一体化节能工作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拓展宽度上下功夫,推进机关财务管理一体化。坚持“集数量”与“统质量”相结合,不断拓展机关财务集中核算职能。以改革为抓手,成立常州市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推动单一核算到综合管理、单一服务到“服务+监管”、单一路径到“两化融合”的职能转变,实现机关财务从“小集中”到“大集中”的跨越发展。引入“财管家”品牌战略,推出以“专管员一条龙服务”为主、“个性化上门服务”为辅的财务保障模式,提升“互联网+机关财务”智慧化管理水平。以服务为根本,吸引更多机关单位选择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已为全市近60家单位提供财务服务,年核算资金规模突破17亿元。 

  在升级力度上下功夫,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升级。全面整合“1+17”家集中、分散办公区机关安防和消防数据信息,促进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机关安全生产一体化服务保障。建立党政机关“安消一体化管理平台”,促进智慧安防周界报警、消防报警主机信息传输、消防信息传感一体化合成,实现“管理+监督+保障”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技术,构建地下、地表、空中“全方位、一体化”监管体系,保障党政机关安全有序运行。 

  在拉伸跨度上下功夫,推进公物仓区域联动一体化。着眼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秉持“集约、高效、联动”导向,推进资产共享共用、高效利用、重复使用,促进公物仓区域联动跨界发展。市区共建,界定市、区两级财政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公物仓管理中的“四方职责”,建立市、辖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公物仓,实现资产流通一体化。统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中院校资产资源,建立健全区域资产匹配联享新机制,打造区域“一体化”联动公物仓。建立“传统+现代、集散+虚实、线上+线下”公物仓管理新体制,闯出资产资源有效利用新路子,推动“市域一体化”到“省域一体化”乃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衔接和融合发展。 

  在把握精度上下功夫,推进机关事务集采“一体化”。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精准分类、区分层次,有序推进机关事务集中采购,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精准布局,按照“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监督评价”的要求,精准归集保障机关运行的通用性强、标准一致的各类采购需求,打破区域层级和项目类别壁垒,实现机关事务采购需求意向、组织流程集中统一。采取框架协议、网上直采等多种方式,明确房屋大中修、大型设备归口市局直接采购;设备维保、日常消杀等整合需求后集中采购;物业服务、食堂食材、办公家具等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开放采购平台。加强市、区两级协同采购,整合公务用车维修、租赁等零星采购需求,扩大集中采购管理层级和区域,构建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机关事务集采新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