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市级机关食堂探索“文化+”建设
文/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2年以来,南京市市级机关食堂围绕文化赋能,探索“文化+党的建设、文化+节日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勤俭节约”等机关食堂文化建设实践,推动机关食堂由服务保障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2012年,国管局首次将加强机关事务文化建设写入年度工作要点,2019年在成都等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开展试点工作,全国机关事务文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但各地在机关食堂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认识不足、保障不强、谋划不全等问题。有人认为机关食堂就是烧饭做菜,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甚至与食堂务实的工作氛围存在冲突;机关食堂文化建设的人员、经费、场地、时间等保障不完善,基础比较薄弱;文化建设规划部署不健全。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关食堂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和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推动机关食堂更好服务和融入发展大局。
南京市市级机关食堂以文化赋能作为工作重点,围绕机关食堂膳食供给的主责主业和公共空间利用,延伸服务功能,提升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文化+党的建设”汇聚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食堂设立党员示范岗,佩戴党徽,选树服务标杆,举办“职工之星”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传承工匠文化,凝聚走在前、作表率的强大合力。以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发动党员参与机关食堂疫情防控值守,帮助受困农户分拣、推广滞销农产品,展现党员的责任担当。结合泰兴黄桥、溧水美食周活动讲述黄桥战役、李巷故事,在机关食堂设立红色漂流书架,投放可读性强的党史书籍,传播红色文化。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学党史、猜灯谜”“拆党史盲盒、送栀子花礼”等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
“文化+节日民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将节日民俗文化融入机关餐饮服务保障中。联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共建饮食文化基地;按照节日民俗,推出元宵节雨花石汤圆、清明节艾草青团、端午节“五红”和粽子、中秋节肉月饼、冬至手工饺子等节日传统美食,并在机关食堂现场展示制作过程,让干部职工沉浸式感受节日文化;制作《二十四节气南京菜》系列短视频,“复刻”老手艺,传播南京饮食文化。
“文化+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食堂创新探索主题市集助力乡村振兴,在“栀子花开端午节来”市集展示浦口响堂栀子花文化;“相约高淳‘蟹’逅慢城”中秋市集宣传高淳“慢生活”旅游文化;“花开金陵善田江宁”春节市集推介江宁美丽乡村。同时,围绕助农帮扶,举办“抗疫有宁爱心助农”“春暖花开迎五一助企纾困促消费”“第一书记推荐一村一品”等消费帮扶活动,指导乡村农产品进行文化再包装,利用机关食堂超市以及线上平台,展销乡村“土味”产品,吸引更多的干部职工关注、参与乡村振兴,让无污染、原生态的乡村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文化+勤俭节约”营造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食堂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膳食文化,规范采购、切配、服务等岗位管理,健全厨余垃圾评估制度;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改良传统菜肴,推出小份菜、小份饭,倡导减油、减盐、减糖的健康生活理念,减少食材浪费;研发边角料菜肴,在一菜多吃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蔬菜的叶根茎、肉类的皮肉骨,研发了芹菜叶涨蛋、葱须猪肝汤、鱼骨汤、萝卜皮腌菜等边角料创新菜。机关食堂设置光盘行动曝光台,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知识问答活动,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转变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挖掘机关事务文化内涵,从历史与现实表达、哲学与科学思考、文化与艺术内涵等角度提炼机关事务文化,倡导忠诚、为民、务实、奉献、创新、效能、节约、廉洁,为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机关食堂文化建设应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发展方向。机关食堂的理念、服务、发展要将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始终保持与国家大政方针同频共振。在文化食堂建设框架下,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爱国爱党教育等融入其中,让机关食堂具有鲜明的政治标识。
跳出餐食供给,拓展更大空间。围绕机关食堂供给侧改革,创新机关食堂供给模式,探索从单纯的餐食供给转化为多元化供给,延展机关食堂服务空间的多种可能性,开展消费助农展销、非遗文化展示、乡村旅游推介等活动,更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善于借势借力,汇聚发展资源。机关食堂开展文化建设常遇到缺平台、缺资源、缺思路的问题,要坚持开放办食堂,促进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建立机关膳食联盟加强沟通交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提升机关食堂工作的前瞻性。主动与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对接,实现产品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到机关食堂餐桌,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入优质资源,实现多方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