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赋能公务接待管理
文/张彬 付富强 曹德允
近年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数据、算法等为基础和支撑,将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工作流程和监管要素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再造,打造公务接待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公务接待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学开展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
2016年,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公务接待管理处,负责研究拟订省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和标准,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等。该处成立后,迅速启动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现状调研,着手开展公务接待管理体制机制研究,逐步厘清公务接待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和法治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准以标准化实现数字化、以数字化助推法治化的建设路径,提出公务接待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坚持系统观念,把公务接待管理数字化放到数字机关、数字山东、数字中国的大局中去定位。管理局把标准化、数字化作为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0)》《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致力打造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数字机关,赋能施政履职模式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驱动机关运行业务重塑、流程再造,科学编制全省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十四五”规划、数字机关建设年度行动计划等,将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纳入智慧机关建设总体布局,并入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框架,主动对接和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数字强省建设整体战略。
坚持制度支撑,积极推进省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建设。2019年以来,管理局跟进国家层面制度建设情况,研究拟订国内公务接待、招商引资接待和驻外机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广泛征求省级机关和各地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驻国(境)外机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坚持需求牵引,以标准化视角梳理公务接待管理流程。在摸清全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底数的基础上,管理局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公务接待管理工作数字化再造的环节和流程,积极推进各个环节、流程的标准化。统一规范公务接待信息登记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汇总表等;联合省标准化院,拟订《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实时汇总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年度备案工作情况,分析总结省级机关及各地市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在健全机制、执行制度、履行职能、厉行节约、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明确工作标准,提出工作要求,指明工作方向,推动各级管理部门把标准化理念、原则、方法运用到公务接待管理全过程,为公务接待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数据驱动,推动公务接待管理工作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有机融合,提出涵盖公务接待外出管理、接待范围、接待标准、经费管理、服务改进、监督检查等要素的量化管理指标。与有关部门对接,通过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智能化监管。
建设公务接待管理数字化平台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公务接待管理实践需求为牵引,探索建设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平台。以“互联网+机关事务”建设为契机,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公务接待管理职能履行,开发建设智慧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公务接待管理效能。全面梳理公务接待管理需求,科学确定系统主要功能,划分出业务功能、预警提醒、备案审核、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用户管理等子模块并开展数字化研发设计。力求满足省直机关和市级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备案、项目填报、预警提醒、汇总分析和监督管理等需求;满足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掌握各省直部门公务接待工作开展情况,实现网络监管等基本工作需求;满足各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开支标准的备案,以及各市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利用子系统,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和下级公务接待工作监督管理的需求。
管理局紧跟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系统子模块建设上不断拓展自动化功能。2019年上半年,增加了信息填报、审批管理、费用报销等子模块的违规提醒、智能审核等功能,在年度报表、汇总分析等模块基础上,依托各类指标性算法,让管理者可以随时开展各类智能分析,为遏制公务接待餐饮浪费、减少违规行为发生和促进接待经费科学使用等提供精细化的管控方案,实现了备案信息电子化、填报项目标准化、预警提醒智能化、汇总分析自动化、监督管理网络化。
系统建成后,首先在部分地市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试运行。2018年上半年,对信息系统省直公务接待管理模块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在省市广泛使用的基础上,2019年起,在临沂、东营、聊城等市试点将信息系统使用范围向县一级延伸。
展望未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在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专项试点基础上,全面落实《山东省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加大对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特点规律的研究,妥善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升级版公务接待管理信息系统。
坚持以助力模范机关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为目标,力争对审批、用餐、用车等公务接待工作程序进行数字化再现,科学设置公务接待工作餐标准、陪餐人数、接待单位经费预算等控制性指标。优化国内公务接待制度供给,理顺公务接待管理体制机制,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成果,把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在正风肃纪方面的监管职能与推动公务接待工作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用好后发优势,吸收其他部门、领域经验,创新与公务接待工作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数字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管理质量,减轻监管压力,助力构建廉洁、务实、高效的模范机关。
树牢安全底线意识,把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结合起来,科学预判各种风险隐患,科学处理安全和应用的关系。运用过硬的技术手段,同步推进与系统应用相融合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技术风险延伸为业态风险、虚拟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强化风险分析,完善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用健全的制度、可靠的技术、完善的管控体制确保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