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五廉”工作法打造清廉文化品牌
文/夏忠银 曹艳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净化机关政治生态,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基调,坚持思想育廉、队伍树廉、文化润廉、行动践廉、纪律督廉的“五廉”工作法,努力建设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清廉机关、模范机关。
思想育廉,着力提高“两个更好服务”的政治站位。建立健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教育机制,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以理论清醒确保政治坚定、党性坚强,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采取党组示范引领学、支部集中深入学、党员个人自主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廉政思想建设同机关事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结合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深入学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全面从严治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作表率、当先锋。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前往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廉政书画展等,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遵规守纪意识。丰富党风廉政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的形式载体,将清廉意识贯穿于机关事务工作全领域、全要素、全过程。
队伍树廉,注重培塑崇廉清正有为的价值观念。大力培育“珍爱集体、珍惜情谊”的机关文化,打造团结和谐、拼搏奋进的内部环境。局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不断扩展和丰富“两珍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涵。匡正选人用人导向,把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勇于担当、廉洁自律作为选拔使用党员干部的硬杠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提供机会和舞台,培育成长成才的沃土。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撑腰鼓劲,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注重培养使用年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文化润廉,聚力增强机关廉政文化的品牌效应。加强多维宣传阵地建设,厚植清廉机关文化底蕴,涵养廉洁自律的精神特质。积极打造廉政文化走廊,制作廉政宣传画、廉政标语,在办公大楼廊道、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板等张贴、展映,处处体现廉政元素,让干部职工时时接受廉政教育。开展廉政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发动全局系统各战线、各岗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廉政创作,深入挖掘本部门本领域的专业特色和清廉元素,形成一批廉政微视频、微小品和廉政书画作品,其中8幅优秀廉政书画作品参加省直机关第八届“清风颂”廉政书画展,让清廉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开展“讲清廉、守清廉、赞清廉”展示活动,在管理局门户网站开辟“清廉机关建设”专栏和“党风廉政宣教月”主题专栏,以优秀的廉政文化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廉洁修身。
行动践廉,积极融入“美好生活缔造”的发展格局。按照“讲大局、转作风、强管理、优服务”的目标导向,将廉洁从政思想有机融入“高标准、高质量”和“细致、精致、极致”理念的实践探索中,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培育清廉务实的机关事务作风,提高机关事务服务保障质效。主动变“你和我”为“我们”,让服务对象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推进养老体系建设,在智慧食堂建设中设置爱老服务窗口;加快推进局属幼儿园园区改造工程,增强师资力量,增加托幼学位,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聚焦民生保障新领域,探索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人员保障新模式;积极回应服务对象急难愁盼,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解决了一批住房难、上楼难、停车难、托幼难、养老难等民生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协调和组织省直有关单位、共建单位和局属各单位共同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同缔造促振兴”主题实践活动,为对口乡村振兴驻点筹集帮扶资金,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纪律督廉,不断强化“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担当。充分认清机关事务部门廉政风险点较多的实际情况,坚决落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制度,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围绕节假日重点时段和具体问题明察暗访,及时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对通过群众举报、监督检查、执纪审查等发现的问题线索从严从快查处。对隐藏在工作细节、生活细处的“四风”问题不遗漏、不放过,抓作风、反“四风”成为常态。建立动态廉政风险点排查机制,采取督促自查与组织排查的方式,定期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深入自查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保障性住房、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廉政风险,形成覆盖全局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修订完善住房管理、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正面清单等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构建预防廉政风险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