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推进公共机构能源革命
文/湖北省随州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湖北省随州市委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智慧化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是随州市首个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通过对原中央空调系统开展全面节能化、智慧化升级改造,实现了空调节能、远程监控、智能化控制等功能,2022年空调用电量同比2021年供暖季下降33%,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这是随州市推进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一个缩影。随州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标准支撑,在公共机构能源供给绿色化、新能源建设标准化、节能市场化方面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能源革命。
中心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丰富和产业资源集中的优势,先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邀请随州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面踏勘,确定了一批具备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党政机关,分批次推进市内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屋顶光伏电站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91家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和93家公共机构建成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040.4千瓦、1157.4千瓦。2022年全市公共机构屋顶光伏电站发电量114.7万千瓦时,相当于累计节约458.9吨标准煤,减排碳粉尘312.1吨、二氧化碳1143.8吨、二氧化硫34.4吨。
公共机构光伏电站建设的良好示范效应,推动了全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随州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98.81万千瓦,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55.68亿千瓦时,占湖北省新能源累计发电量的24.93%。
出台光伏电站技术导则,推动新能源建设标准化。中心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优化整合、统一标准”的原则,将公共机构光伏产业标准化建设同公共机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产业发展、节能项目落地及节能标准化工作。充分吸收公共机构光伏电站建设经验,针对公共机构光伏建设暴露的标准尚不健全的问题,中心联合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等科研机构,出台《公共机构光伏电站技术导则》省级地方标准。标准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坚持动态改进,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总体要求,结合实地项目经验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和改进;坚持按标严格选址,因地制宜建设规划,资金紧张的单位通过出租场地的方式与施工建设单位协商解决,用好社会资本和市场技术力量,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公共机构光伏电站建设;坚持按标准严格选型,对单晶硅及多晶硅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衰减率、薄膜电池组件最低光电转换效率等参数作出要求,采用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高透光率绒面钢化玻璃、透明抗紫外线EVA等一系列高性能设备,为建设高能效光伏电站提供技术保障。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导则》,使其成为覆盖公共机构光伏电站建设全流程的技术标准,对规范建设、保证质量、提高系统效率起到基础性、协调性作用。
中心持续探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取先行试点示范、重点推进、全面实施的方式,保障公共机构节能项目实施。在原随州市国税局开展试点工作,与新能源科技公司就食堂电改气项目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开展市政府惠民光伏停车棚建设,与市扶贫产业公司签订建设合同,优化双方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多方共赢。目前,随州市曾都区传媒大厦、神农大剧院、市民之家的公共机构屋顶光伏电站、光伏停车棚、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等一批公共机构新能源建设和节能项目改造已陆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