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推进垃圾分类深度覆盖
文/张贵军
重庆市沙坪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和科普片,生动的画面吸引干部职工驻足观看和讨论。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重要意义。重庆市沙坪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打造人民城市示范区”发展战略,聚焦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找差距、破难题、补短板,积极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垃圾分类深度覆盖。
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
管理局从夯实垃圾分类工作基础破题,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制定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细化年度具体工作。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日常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每周巡查、每月打分、季度评比、年度考核”等监督检查措施,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
按照新国标要求,及时配备更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原已配置的分类设施采用喷涂、张贴等方式更换标识,做到颜色、标识规范统一。截至目前,全区配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400个、可回收物收集容器2350个、其他垃圾收集容器3200个、厨余垃圾收集容器1800个。设置包含垃圾分类责任人、指导员、作业时间、回收单位等具体内容的公示栏和公示牌,打造垃圾分类评比公示栏和曝光台;规范垃圾分类收运,分别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四类生活垃圾回收协议,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日产日清、每天收运,可回收物定期收运,有害垃圾单独存放、统一交辖区街道收运;规范基础台账,详细记录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责任主体、作业形式、作业时间以及各类垃圾的数量、种类、去向、分类准确率等信息。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工作群推送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倡议书、实施指南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分类意识、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科室、进食堂等主题宣传培训活动,联合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前往环保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邀请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垃圾中转站公众开放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实地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知识推送、有奖答题等活动。
“为更好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建设,我们每年实地走访全区78家党政机关,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要求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垃圾分类情况逐一检查,遴选一批垃圾分类工作成效较好的公共机构,带动工作整体提升。”沙坪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全区成功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党政机关5个、示范学校5个、示范医院2个,创建15家区级“无废机关”、2家市级“无废机关”、1家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点和3家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单位。
管理局坚持将垃圾分类工作与能源资源节约紧密结合,区级机关大楼各单位每天轮流安排2名志愿者在机关食堂开展巡查监督,对浪费粮食和混投混放行为给予当面提醒。印发沙坪坝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年度考核评价标准,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