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水彩笔是有害垃圾”——四川省直机关西马棚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摘记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8-17 15:0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刘姝含 徐慧 张淑兰 郭雅兰

    

  这是一份“任务清单”——“1.认识四色垃圾桶,辨识垃圾的种类;2.说一说垃圾的危害;3.整理家里的废旧用品;4.和爸爸妈妈一起变废为宝;5.参观垃圾回收处理站;6.做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7.参加社区环保活动”,从生活点滴到规则维护,清单涵盖了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很多重要环节,而需要完成这些任务的却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将垃圾分类深度融入园所教育,“见‘圾’行事、环保有我”的氛围日渐浓厚,不仅启蒙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社会责任感的种子。 

    

  生活小达人,源于儿童的需求 

  “变化、能力、挑战”是属于中大班幼儿成长的关键词,从“自我管理”到“服务他人”,教室中时常会响起“请把垃圾丢进垃圾桶”“我来帮你”的声音。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源于生活,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叫帅帅的小朋友正准备扔掉用过的纸巾,只见他站在垃圾桶前迟疑片刻后,转过头问道:“老师,我看到4个垃圾桶放在一起,不知道把纸巾扔在哪里?”这时一些小朋友围了过去,“4个垃圾桶的颜色不一样,上面还有不同的图案呢。”“可不可以放进绿色的垃圾桶里呢?”“这几个垃圾桶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由孩子们去观察、思考、想象。这时听到有孩子说:“这是分类垃圾桶,不同的垃圾要放进不同的垃圾桶。” 

  孩子们的这一举动启发了老师,她认为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注意观察不同垃圾桶里的垃圾,是培养他们垃圾分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的好机会。 

  很快,孩子们就有了新的发现,活动中迫不及待地跟老师分享:“我看到幼儿园厨房旁边放了绿色的垃圾桶,厨房叔叔把土豆皮和莴笋皮扔在里面,绿色垃圾桶是不是用来装蔬菜果皮的呢?”“我去医务室的时候,发现了红色的垃圾桶,里面有一些药。”“蓝色的垃圾桶上面有几个箭头连在一起。”“灰色的垃圾桶上也有箭头,和蓝色的有点不一样。”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认识了四色垃圾桶。 

    

  全能小当家,回归儿童的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孩子爱护身边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幼儿园认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让幼儿体会分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垃圾分类方法、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技能等。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对孩子们来说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真实的生活。 

  认识了四色垃圾桶,那么生活中的垃圾应该怎么扔呢?如何让不同的垃圾找到他们自己的“家”呢?看着孩子们对垃圾桶的兴趣只增不减,班级教师便和他们一起打造了以“环保世界”为主题的班级环境,并配合相关游戏活动,让大家在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 

  走进班级,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绘画“我与地球妈妈的承诺”,孩子们以绘画的方式将自己与地球妈妈紧靠在一起,突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主题。此外还有“垃圾分类”小卡片、环保飞行棋、垃圾圈圈乐、环保小灯谜、制作垃圾分类绘本等游戏。 

  从一个“筐”变成“四个桶”,垃圾分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用过的水彩笔是有害垃圾”“水果皮是厨余垃圾”“画过的废纸是可回收垃圾”,将垃圾送回它自己的“家”成为幼儿的习惯之举。 

    

  智慧小巧手,培育变废为宝新时尚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也变成一种新时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树立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建立起“变废为宝”的理念十分必要。 

  回收之后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呢?孩子们在参观了垃圾处理站之后,发现垃圾也是可以变成宝贝的,经过处理后变成了有用的资源。一些废旧材料也可以通过改造和装饰大变身。看似没用的废旧材料,在孩子和家长手中变成了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通过废物回收活动,孩子们的目光聚焦在了身边常见的快递盒、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品上。这些看似没用的“垃圾”,也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变废为宝,让孩子们更加关注身边“宝藏”。小朋友们还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绘成垃圾分类宣传标志,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做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环保袋。 

    

  环保小专家,倡导绿色生活新风尚 

  孩子们参加过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后,不管是在幼儿园、家里,或是公共场所,都能将垃圾正确扔进垃圾桶。但很快他们又发现了新问题,一次餐前聊天,小朋友可欣说:“今天在外面玩的时候,我看到大班的哥哥把用过的纸巾扔进了红色垃圾桶。”很快引起了讨论,“我扔垃圾的时候,也看到可回收物桶不知道谁扔了纸巾。”“对呀,总是有人乱扔垃圾。不能把垃圾扔进正确的垃圾桶。”孩子们意识到垃圾分类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让更多人知道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 

  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同制作了“垃圾分类倡议书”并进入其他班级宣传,将参观垃圾处理站的见闻绘制成科普小书《垃圾的旅程》,在校园内开设小讲堂,让更多小伙伴学会了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