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逐梦航天强国保驾护航——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幼儿园
文/牛雅倩
“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造个火箭轰轰上太空,住在太空翱翔在宇宙,太阳、月亮做伙伴,洒下笑声一串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幼儿园的孩子们用清脆悦耳的声音歌唱着,逐梦航天的种子在动听的旋律中悄悄发芽。
1959年,航天幼儿园在航天一院首任院长钱学森的主抓倡导下组建成立,成为航天科研试验生产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航天幼儿园,发展成了集多所自营园、加盟园、亲子早教中心、航天飞宇幼儿艺术团、新思墨文化科技中心,分布京津浙多地的集团化幼儿园,在“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评选中为航天一院入选提供了重要助力,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依托航天资源,培育“小小航天员”
“燃料装载完毕”“耶,成功发射啦”……走进航天幼儿园一分园,孩子们正在模拟火箭组装发射的投影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一步步组装到成功发射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着航天知识,收获着探索科学的快乐。
以培养“爱航天、喜运动、乐探索、善表达、有自信”的幼儿为目标,航天幼儿园依托航天教育资源,打造航天特色环境,通过建设幼儿科学探索教室、自创航天课程、研发航天科学实验材料包等方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航天、了解航天、爱上航天。
小朋友们身着蓝色航天服,用舞蹈描绘着探秘宇宙的童心梦想;肩负航天科研重点型号任务的幼儿家长讲述航天人的故事,让孩子们感悟航天工作者拼搏奋斗的精神……4月21日,航天幼儿园迎来了第十届“小小航天节”,趣味性、科普性十足的活动让每一位航天宝贝的心中构建起科技强国的信念雏形,燃起航天逐梦的火种。2014年起,航天幼儿园将每年4月定为航天主题活动月,并举办一年一次的“小小航天节”活动,让幼儿在儿童时期就能贴近航天科技,在活动中走进航天世界、学习航天精神,通过多种探索活动培育科学素养。
一园一品牌,打造特色教育体系
依托独有航天科技地域资源,用科技情怀和航天基因不断赋能园所课程发展的同时,航天幼儿园每个分园打造出不同的“航天+”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挖掘每个孩子蕴藏的“宝藏”。
近日,航天幼儿园举办“遇见孔子”国学经典创新教育成果展,孩子们诵经典、唱经典、舞经典,在传承中体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幼儿园自2010年起引进国学课程,将幼儿的视域延伸至天地,不断进行国学课程的转化探索。我们将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继续在打造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的路上不断前行。”航天幼儿园园长黄东介绍说。
国学文化教育一直是航天幼儿园五分园的特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五分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课程特色教学,成为北京市目前唯一一家正式挂牌孔子学堂的幼儿园,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让航天幼儿在传统国学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其他分园的教学特色同样亮点纷呈——一分园是航天科技特色园,将航天科技系列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航天科学探索活动,带领幼儿追寻科学奥秘。运动健康是二分园的特色,老师们共同开发了以篮球、足球及幼儿武术为主的特色体育课程,这里还是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小篮球活动的实践研究试验基地,为孩子们科学运动、健康成长提供了助力。三分园突出幼儿美育特色教育,设计了欣赏、拓印、手工画和创意画等课程,通过创设艺术特色浓郁的园所环境,将兴趣培养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提升师资素养,为科研生产保驾护航
要想给予幼儿一滴水,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源源不断的河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全面提升办园质量的原动力,航天幼儿园坚持示范引领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打造高质量的特色教师队伍,让教育有生机、幼儿有活力、保障更有力、家长更满意。
废旧盒子、瓶子、毛线、布料、木条除了放入可回收物箱,还能做些什么?这是保育老师们最近一直思索的问题。“一日生活皆教育”,如何用好可回收资源,培育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呢?为进一步提升保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保育员的创新精神,近期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保育员自制户外玩教具评比活动。保育老师们发散思维,利用课余时间创新制作了百变魔术毯、快乐动物园等游戏教具,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养成了绿色生活习惯。
此外,航天幼儿园结合各园特色,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如二分园组织幼儿足球、篮球、武术培训等,三分园构建具有航幼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精心打造创意美工现代艺术专题培训,邀请丰台区少年宫综合造型、版画等专业教师现场授课指导,提升教师队伍艺术素养和能力……精准定位“保障中的保障”,航天幼儿园加强优质教师资源整合,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探寻科学保教方法,解家长后顾之忧,护幼儿“七彩童年”,为逐梦星辰建设航天强国当好后勤保障“护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