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安机关国有资产内控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湖北省保康县公安局为例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8-17 15:1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李明国 党光蕊

    

  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是保障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湖北省保康县公安机关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县级公安机关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县公安局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保康县公安局现有国有资产7大类22725件,其中业务用房27755.33平方米,办公用房13948.45平方米,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档案柜等办公设备15类5369件,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专业摄像机、服务器、警务通、刑事侦查技术设备、智能枪柜、指纹采集系统、急救设备、专业勘查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取证勘查系统等警用装备52小类17356件,公务车辆61台。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警用装备占比较高。 

  近年来,保康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立足民警所急、实战所需、实效所用的资产装备建设,在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精准化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为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做好保障支撑。 

  健全制度,资产管理规范化。近年来,县公安局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为契机,持续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出台了《保康县公安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和处置办法》《保康县公安局单警装备管理使用规定》等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装备使用年限的通知》《保康县公安局国有资产、装备管理补充规定》《全县公安机关开展国有资产清理核查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资产报废更新和清理核查,促进了资产合理、有效、节约使用。 

  统一流程,资产管理标准化。明确警务保障室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全局资产装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配发、统一管理。按照县级公安机关资产装备配备标准,全面规划国有资产各项建设,近年来利用转移支付资金购置业务装备1.25万件,保证人人有装备。警务保障室汇总各单位实战需求后报局党委会讨论,逐步分类执行,实施政府采购后入库验收。仅2021年,县公安局从基层实战需求出发,投入731万元,分批分类采购警用装备12类6753件,办公设备16类1249件。警务保障室对全局国有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统一储备、统一登记、统一调配、统一清查、统一报废、统一监督。建有应急物资储备库、待配发物资存放库、报废物资暂存库3个资产类仓库,并安排专人负责仓库管理,分类保管资产装备,做好出入库登记和台账,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有序、账实相符。采购的资产装备实行先入库后配发,由警保财务人员填制《物资配备清单》,领用单位资产专管员签字领取、入库登记。近年来,县公安局在关键安保节点,多次送资产装备下乡,为基层实战单位集中配发单警装备、警用遮挡围栏、阻车路障、防毒面具、催泪驱散器等警用装备2642件,办公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605件,保障了民辅警工作所需。 

  账实兼顾,资产管理常态化。建好全局国有资产总台账、明细账、财务账,各使用单位建立资产备查明细账。按资产类型、领用部门、保管人逐件登记,全面掌握资产总体情况和分布情况。对每个单位每间房屋的资产装备名称、型号、数量、启用时间、金额、使用人、保管人等进行登记,载明信息制成清单。警务保障室统一制作挂牌盒并挂在醒目处,各单位装入资产清单,公开接受监督。自2016年实现资产挂牌管理以来,实现了一房一牌、公开管理。为保证资产报废处置及时得当,实行按季度一次性分类报废。对房屋及构筑物等大件资产,在现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科学论证,及时建设翻新。办公设备、警用装备等,按照资产装备配备和更新标准,结合当年战略计划分批报废更新。各单位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到期不能正常使用的资产装备,上报警务保障室,先修理后报废。无法维修和到期需报废的资产装备,填写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由单位负责人签字、警务保障室核实后,报分管领导签字后统一报废处理。 

  定期清查,资产管理精准化。2016年以来,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局性资产大清查,抽调督察大队、警务保障室、业务所队骨干组成专班,将资产管理情况列入部门年度考核。清查完毕后,正常使用的资产由使用保管人、部门领导签字并盖部门公章确认;暂不使用的资产由警务保障室收回,视情况调剂;确实无法使用的资产,按报废流程审批报废;损坏和丢失的资产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意见。2017年至今,通过清查共报废12300余件资产,价值1800余万元。 

    

  存在的不足 

  县级公安机关国有资产普遍存在体量大、分布广、管理基础薄弱的特点,虽然在不断规范和加强管理,但仍存在不少短板。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就保康县公安局而言,虽设有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20余类,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如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停留在管好就行,缺少风险防控措施。内部监督力度不足,未设专门的内审机构,目前县级公安机关国有资产内部监督工作均由警务保障室、督察部门和纪检部门负责,警务保障室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不利于有效监督。 

  资产管理不细致。县公安局资产品种多、存放分散、人员变动频繁,虽建有各类台账,但资产的使用人、存放地点经常变动,未能及时掌握更新。在资产清查中,没有把原有资产的登记清点与新购置资产的登记验收工作有机衔接起来,配发到基层所队的资产时间一长就对不上号。信息化水平不高,由于资产数量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虽然有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但是对系统的应用停留在“按要求完成录入系统数据”的层面,资产各项数据调整、更新、报废等可操性不强,缺乏资产超期的动态预警,在资源整合方面有待提高。 

  责任落实不到位。警务保障室是县级公安机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使用单位同样肩负资产管理责任。但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责任不明确,资产的登记、使用、损坏、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职责划分不严密。责任担当不够,有的基层所队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建立资产数据台账,有的台账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在管理人员变动后,无法准确掌握装备的品种和数量,造成账物不符、台账不清。责任追究不严,缺少完善的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成效未进行科学评估,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损坏丢失问责不严。 

  管理能力不过硬。县公安局虽设有资产管理机构,但缺乏资产管理专业资质人员,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对各类资产性能掌握不全。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单位存在重钱轻物、重配轻管的现象,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不注重日常使用,装备长期闲置无法发挥作用;有的不爱惜资产,电脑24小时不关机;有的缺乏使用技能,配备了价值高昂的专业摄像机,却因为不熟悉操作方法,导致提前报废。 

    

  几点建议 

  健全制度,织牢管理防护网。针对国有资产预算、立项、采购、配发、使用、管理、报废等重点环节,形成完整制度,实现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全覆盖。全面梳理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不断细化内控制度,解决资金保障、政府采购、坏损报废、内部监督等重点风险环节流程模糊的问题。严格内控制度执行,将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摆在各类财务制度同等地位,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日常管理中将执行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纳入工作任务和年终考核中,贯穿于每一项资产工作,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和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把控;警务保障室牵头,组织协调机关纪委、督察大队对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执行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制定评价指标审计评估各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状况。 

  全面统筹管理,提升使用效能。一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立项阶段到各单位、各警种充分调研,整合需求,确定资产建设计划,减少盲目购置;预算阶段各单位要提前谋划,强化支出控制;采购阶段通过询价、磋商等措施,严格掌握标准,采购高性价比的资产;使用阶段将维护保养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定期检查资产情况;报废阶段依法依规走流程,严禁随意处置废弃资产。规范建立各类台账,管好国有资产总台账和明细账,把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反映在财务账目上,如采购预算、资金拨入、国有资产入账核算等,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风险评估要基于资产台账和财务账目,全面掌握国有资产配置情况,依托账目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及时发现闲置资产和已达到使用寿命的资产,进行合理调整。统筹推进信息化,上级领导机关可以从顶层设计入手,建设资产智能管理系统,简化数据录入,以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自动感应设备为基础构建资产物联网,建立资产采购验收、配备使用、维护保养、报废更新等全生命周期的现代资产管理机制。推动实现资产从入库到报废全生命周期“自我管理”,主动提示保养、维修、更新,即时显示资产库存及存放情况,确保每件资产数据留痕、图像留底、过保预警、提前更新、底数清楚。 

  完善考核机制,厘清职责分工。明确权责归属,“一把手”要亲自抓,参与到督导、指导管理工作中来,明确内部二级单位“一把手”领导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人员,各使用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一方面,要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职责,负责资产的计划、购置、验收、保管、配发等工作,按规定建好固定资产总台账。同时,适时按需进行资产调配,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要明确使用部门职责,指定专人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定期清查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建立考核机制,制定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保管、更新、人为损坏赔偿等各项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使用纳入考核奖惩范围。对领导重视、管理有序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因管理不善和人为损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建强人才队伍,抓好内部控制。积极引进专业资产管理人才,填补县级公安机关警务保障装备管理缺口;职能部门应积极组织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相关人员持证管理国有资产,提升专业水平;做好专职资产管理员和基层单位兼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警种、各部门设立专职资产管理人员,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使用人责任,树立人人负责的理念,为开展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