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谷:推动公物仓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3-08-17 15:2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徐新波

    

  盘活存量、减少增量,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为全县30余家单位统筹调剂办公家具、电子设备等资产500余件,节约经费60余万元;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办公室、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和县委群众工作专班等多个临时机构提供保障服务,节约财政资金110余万元……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不断创新公物仓管理模式,逐步打造出属于基层的公物仓平台,盘活了闲置资产,推进了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阳谷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着眼于服务保障方式转型升级,统筹整合资源,拓宽共享路径,推动公物仓公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机关事务保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2021年上半年,为解决党政机关在资产配置方面分配不均、供给不足等问题,中心提高站位、科学谋划,积极向先进市县学习,对全县重点单位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厘清县里国有资产闲置、需求等情况,明确资产调整的重点难点,征求各方意见后出台县级公物仓建设方案。 

  聚焦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多个种类,中心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清查,逐一登记造册,全面掌握资产规模、分布、结构、使用状况及管理质量等情况。厘清权属后,将低效运转、长期闲置、可重复利用的资产转入公物仓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为建设实体公物仓提供支撑。 

  在全市率先建设620余平方米的县级实体公物仓,作为存放长期闲置资产、机构改革或办公用房调整腾退资产、大型活动和临时机构购置资产等各类物资的仓库。公物仓投用以来,累计接收大型彩色复印机、电脑、打印机、碎纸机、空气净化器等电子设备以及办公桌椅、档案橱等资产600余件,总价值约70万元。 

  中心聚焦集中统一管理,从县级实体公物仓到拎包入住式“公务仓”,再到一站式服务公物仓,逐步打造出符合基层实际的公物仓平台,用心提供服务保障。坚持“公物仓”与“公务仓”互补模式,统筹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750余平方米的闲置办公用房,建成拎包入住式“公务仓”,即利用闲置的办公用房,配备实体公物仓的办公家具、设备,组合成功能齐全的“一体式”办公区,既避免设备在搬动过程中的损坏,又节省搬运费用,还免去了办公所需的网络费用等,实现资源高度集约利用。目前,已为12个临时机构(工作专班)、省派工作组提供服务保障。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公物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掌握公物仓资产详细情况,线上办理公物仓资产信息发布、资产详情展示、申请调剂等事项,推动县域公共资产调剂使用,实现县域公共资产互联互通,物资调配“线上领跑”。 

  中心坚持全方位统筹,积极探索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资产共享共用,统一将全县通用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以及各单位大型设备、储备物资等纳入到公物仓管理,全力打造出以资产集中统一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公物仓,建设“小平台”,汇聚“大能量”,盘活资产管理“一盘棋”,满足物资储备联动互助需求,更好地发挥公物仓在资源整合管理、提升使用效益、节约财政资金等方面的作用。 

  在高效保障机关运转的同时,为帮助解决全县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或租用其他资源造成财政资金浪费的问题,中心以“提质增量、拓展功能、优化服务”为工作思路,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在扩容升级上下功夫、求实效,用情打造“公共服务仓”,助力阳谷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服务为公物仓增添了新力量、注入了新活力,得到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高度认可。统筹调剂11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供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使用,助力政务服务、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的行业“两代表、一委员”活动室业务开展,调剂办公场所200余平方米、配齐办公家具,保障党代表为民服务履职阵地。 

  聚焦民生领域,发挥公物仓更大作用,增加乡村振兴、便民服务、开展社区活动、应急物资保障等服务功能。调配服务用房600余平方米供谷北社区使用,用于开展社区政务服务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县防疫站提供疫苗接种场所200余平方米,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调剂办公设备50余件。协助县工会打造集职工培训、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团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会同有关部门推动8所公办中小学和占地2200余平方米的谷山体育场对外开放,免费提供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实现运动资源共享、促进全民健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