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体系优服务
文/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福州市直机关东部办公区坐落于闽江边上,毗邻花海公园,53家市直单位及202家下属单位、约7000名干部职工在此办公。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东部办公区管理中心11人的团队,肩负着办公区安防、会务、用餐等方面的保障重任。10年来,中心强化队伍建设,细化管理措施,深化服务理念,摸索出“顶层思维、底线思维、服务思维、创新思维”的“四维”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入驻单位和干部职工创造了安全、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
——利用顶层思维谋篇布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两个更好服务”要求,完善安保、保洁、会务、供餐等方面的制度标准,为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根据东部办公区入驻干部职工队伍庞大、后勤保障队伍单薄的特点和行政办公区的需要,引进专业的国有企业为入驻单位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另外,引入3家食堂、3家超市、3家银行、1家理发店,接入闽运公司交通运行系统,协调多方力量,构筑了责任上肩、措施落地、创新驱动的工作格局。
——运用底线思维筑牢防线。中心始终把安全线当作生命线,时刻绷紧安全之弦,织密安全之网,维护办公区安全稳定。落实四方责任,针对办公区出入门岗多、安保人员少、部分单位常有群众来访的特点,中心协调辖区巡特警大队、派出所、物业安保部门建立联动机制,24小时坚守岗位。制定食品安全规范,完善源头追溯体系,强化日常监督考核,借助食安管理部门入驻办公区的优势,每月开展安全检查,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风险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考虑到办公区202家单位牵涉到福州市几千个家庭,中心紧急成立闭环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园区出入管控,全面开展消毒消杀。加强防疫宣传,提高干部职工防控意识,实现办公区“零感染、零传播”。每逢台风天等恶劣天气,中心都未雨绸缪,提前安排防汛、防涝等工作。
——运用服务思维提升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作为东部机关单位的大后方、连接单位和配套单位关系的桥梁,中心利用日常工作机会下沉走访入驻单位,以干部职工需求为导向,推动工作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规范餐饮体系,食堂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办公区的3家食堂承担着干部职工日常用餐保障、会务及大型活动供餐服务等职能。2022年,第二食堂率先改制,获得成功后,另外两家食堂迎头赶上,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搭建一套适合机关管理的“1+1+3”的餐饮保障体系,即1个管理团队——东部管理中心,1个信息化平台——“东部机关后勤”公众号,3家食堂良性竞争。中心带领食堂团队多次前往优质餐厅调研,增加川湘和福州本地特色菜等,满足干部职工不同需求。食堂菜单一周一审,公众号每天早晨发布当天菜单,后台可直接提出意见建议,实现了从“食堂做啥,职工吃啥”向“职工想吃啥,食堂就做啥”的转变。新设“过点餐厅”,解决了干部职工的误餐难题,常常加班的职工表示,“办公室里本来成箱成箱地囤泡面,现在下楼就有热饭热菜吃,幸福感提升了不少”。
会务保障方面,完成了金砖“三合一”论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转保障等近百场大型活动保障工作,入驻单位日常会议保障也是常态化工作之一。在2014年到2023年保障的近2000场大小会议中,积累了丰富的会务保障经验,做到“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
在交通保障上,对接闽运汽车有限公司,协调交通部门,研究制定出36条东部办公区专门路线及14条公交路线,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覆盖近300个停靠点,每日满足2000多人上下班乘车需求,让干部职工便捷通勤的同时,助力低碳出行、绿色发展。
——巧用创新思维提升效率。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后勤保障数字化新格局。引进智能门禁系统,装配1300个高清监控探头和电子巡更系统,推动人防和技防有效衔接,助力园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访客管理效率。升级车辆道闸系统,提高车辆识别精度、速度,精准把控外来车辆进入,提高通行效率。
坚持绿色低碳,构建新型节能降耗办公环境。响应节能减排号召,在“关键小事”上“下大功夫”,建成党政机关智能化垃圾分类屋,促进干部职工带头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利用地处闽江边的地理优势,用江水源实施空调系统能量转换——冬季提取闽江水供暖,夏季吸走热量制冷,节约了能源资源。2020年至2022年间,共完成3批次772家节约型机关创建,创建总数居全省第一,在垃圾分类、节能降耗工作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