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在关键点 办到恰好处
文/湖南省委办公厅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室
管办分离改革是推动行政后勤工作集约高效的关键一招。湖南省委办公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部署管办分离改革的关键事项、优先顺序、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按照“政事分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把握节奏”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管办分离改革。
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破题,聚焦管办分离“为什么改”,采取座谈交流、集中研讨、解疑释惑等方式,做实做细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凝聚改革共识合力推进。大家认识到,管办分离改革是找准职能定位、厘清权责边界的重要举措,湖南省委办公厅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行管办)、机关服务中心作为管办分离改革主要涉改处室单位,行管办重心在管,机关服务中心重点在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管办分离改革是推动审计整改的长远之策,“经济体检”指出的问题不少涉及管办未分离,需采取“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改革举措,才能彻底推进问题整改到位。管办分离改革是保护干部的制度保障,以管办分离改革为主线,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内控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能够有效防范干部灵活用权;是推动行政后勤工作集约高效运转,确保政令畅通的内驱动力,通过明职责、定边界、强管理、优服务,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能落实。
明确往哪里改,围绕管在关键点、办到恰好处的改革目标,明确改革实施路径和制度设计。健全制度体系,从整合零散规定、明确管理权责、完善业务管理、制定防范措施、巩固内控成效等方面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的内控制度体系,用制度设计为管办分离改革保驾护航。加强归口管理,坚持统分结合、政事分开,推进厅本级财务、资产、采购、经济合同集中归口管理。如针对厅内经济合同签订数量多、主体多、金额大的情况,制定出台省委办公厅经济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合同订立、履行、登记、监管形成闭环管理,推动经济合同归口管理取得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实现内控管理大循环下归口管理“小循环”。防范风险隐患,紧盯预算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建设项目、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堵塞流程漏洞,补齐制度短板,防范各类风险。
着眼怎么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推进改革取得实效。针对审计指出的账外核算、未建立基本建设项目清单等问题,彻底整改的同时注重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作为推进管办分离改革的切入口。针对改革中反映较多的维修管理问题,制定《省委机关大院维修管理办法》,细化管理机制、维修分类、职责分工、维修项目管理、维修组织实施等方面要求和措施,解决维修管理中职责不清、边界不明等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稳中求进。推进政府采购归口管理,加强经营性资产统一管理,打破惯例旧制,经营性门面招租首次由行管办牵头,依法依规依程序委托第三方公开统一招租;机关服务中心负责经营性门面日常租赁管理。
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多措并举推进管办分离改革。召开管办分离改革推进会和研讨会,深度解读经济活动内控制度以及《机关服务中心财务纳入厅财务归口管理的办法》等文件,让干部职工吃透文件精神。全面梳理管办分离改革事项任务、责任和措施清单,坚决落实管办分离改革中事权、财权、产权的改革举措,将机关服务中心、机关医院财务纳入厅财务统一管理,收支全面纳入省委办公厅预决算,财务管理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整体联动。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全厅经营性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严格监督,经营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