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07-04 09:1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许多家庭紧迫的现实需求。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整合医疗、幼教等优势资源,努力在“一老一幼”工作中展现作为,助力破解特大城市养老托育难题。 

    

  因势而谋,做好机关医院幼教发展规划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南京市提出“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目标,并印发《南京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托育民生保障建设。 

  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时度势、创新探索,高站位谋划机关医院幼教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建设南京市首家公立三级老年病医院和推进机关幼教集团化发展的目标规划,积极投身全市“一老一幼”工作。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医养结合中心以及托幼一体化、晓小禾托育中心项目,并推动相关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清单、南京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重大建设项目。 

  优化体制机制,制定全面支持市级机关医院、幼儿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梳理形成3个方面14项重点任务,并将责任分工细化到处室单位,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市委编办,推动机关医院增挂“南京市老年病医院”牌子,增设健康管理中心等11个科室,拓展养老服务职能。 

  争取政策支持,通过财政拨付、专项债等途径筹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项目建设资金2.74亿元、医养中心项目改造资金3300万元,并为医养中心项目成功申报“公办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540万元。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统管成果,探索将部分位于主城区的闲置房产转为养老医疗用房,为医养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蓄势而发,提升养老幼教服务水平 

  着眼机关医院、幼儿园全面发展,在硬件建设、人才培养、专业提升上下功夫,推进养老幼教服务保障提升级。 

  建强硬件载体,实施市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三级老年病医院。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规划等部门,完成项目立项、用地划拨、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有序开展。聚焦托育一体化建设,结合托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硬件改造、购置教玩具,打造集安全性、教育性、互动性和个性化于一体的园舍环境。 

  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协调有关单位优化机关医院和幼儿园岗位设置方案,增加机关医院正职领导职数1个、幼儿园事业编制13个,增加岗位设置总量116个,增设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近100个。加强人才培养,近3年为机关医院、幼儿园配备领导班子成员3人,选拔配备中层干部近20人、专业技术副高级以上岗位聘用30余人,选派近100名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为推进“一老一幼”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机关医院加强老年学科建设,获准成为“老年医学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单位,多人获批全省老年医学临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带头人,逐步形成老年房颤、心力衰竭衰弱、肌少症、老年认知障碍等疾病诊治的学科特色。深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园本课程实践与研究,成功申报首批南京市幼儿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编制“乐创”“禾美”园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婴幼儿教学课程,满足托班、托育园建设需要。 

    

  应势而动,助力养老幼教服务体系形成 

  坚持以《南京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为引领,在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指导下引入行业优势资源,推动优质养老幼教服务资源扩大供给、均衡布局。 

  整合优质资源,扩大养老托育服务。聚焦养老机构“医疗弱”、医疗机构“轻养老”问题,在全市率先探索由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护理院。2023年10月,南京市首家公办公营医养中心挂牌,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开放床位数百张,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高品质医养结合服务,并承担市医养结合服务支持与指导中心职能,受到广泛关注。与南京市建邺区探索合办托育园模式,由建邺高新区提供场地、实施建设,机关幼儿园负责师资建设、课程研发,建成南京市首家公建公办性质的“晓小禾”托育园,并挂牌市托育研究中心,可提供85个托位,开设“亲子班”“托小班”,将托管对象下延至6月龄,实现“楼上上班、楼下带娃”。 

  加强行业合作,形成持续发展合力。2020年,推动机关医院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引进鼓楼医院2名专家担任业务副院长,提升肝胆、血管、泌尿、关节、胃肠等疾病的治疗水平,医院手术病种范围不断扩大,手术例数和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占比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南京晓庄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利用高校科研资源和幼教专家力量助力机关幼儿园课程建设,发挥幼儿园教学科研实践和学生实习培养基地作用,通过相互协作提高幼教人才培养、课程研究质量。与南京儿童医院和建邺区妇幼保健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托育园共同探索医育结合新模式。 

  引领行业标杆,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依托机关医院发起成立南京老年医学学会和南京医学会医养结合分会,凝聚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鼓楼医院等49家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康复及养老机构的一流专家,为全市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养结合专科发展搭建学术研究和健康服务的交流平台。机关幼儿园将陶行知教育思想确定为办园理论基石,建成“陶行知教育思想幼教科研示范基地”,联合全国45所幼儿园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幼教联盟,在学前教育领域形成推广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矩阵。 

    

  顺势而为,引领养老幼教服务未来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总人口于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加速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创新探索,助力破解群众在养老托育方面的旺盛需求与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问题。 

  产业能力上,大力推进中医药在医养结合领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托育领域的传承与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更加注重老年人和婴幼儿的心理关爱、健康营养,进一步提升医养中心、托育中心综合服务水平。产业规模上,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策要求,抢抓全市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机遇,积极推进各区域各板块合作,以集团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深化普惠服务,进一步发挥市医养结合服务支持与指导中心、市托育研究中心作用,积极承担南京市医养结合、幼儿托育服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质量控制、督导考核等工作,推动提升养老托育整体服务水平,助力南京市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服务为主、多层次、多样化的托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作为“链接点”的功能作用,积极支持社区提升“一老一幼”服务水平,为满足养老托育就近可及、普惠公平的现实需求探索实现路径。 

  探索标准化建设,依托专家智库资源,认真总结实践探索经验,研究制定医养结合、幼儿托育的行业标准规范,积极申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健全南京市养老托育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体系的贯彻落实,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南京市医养结合机构、幼儿托育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到服务设施规范化、服务过程标准化,为群众提供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养老托育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