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味道留在干部职工心里
文/徐余
美食是认识一个地方的快速通道,是感受一方文化的直达驿站。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机关食堂聚焦乡土特色菜肴,把食堂打造成传播港城餐饮文化的一个窗口。
张家港位于长江下游,滚滚长江水拐过最后一道湾,携带着大量泥沙淤积于此。盛产于锦丰、乐余、常阴沙等区镇的香酥芋,就是得益于沿江含沙量高的土壤环境。形呈圆卵形,顶芽苞叶泛微红色、外表皮棕紫色、芋肉白色,质地结实,富含各种维生素,口感香糯,是深受干部职工喜欢的乡土食材,香酥芋烧肉、小葱炒香酥芋等都是秋冬季节食堂快餐中的常见菜品。
长江潮涨潮落,江岸边长长的芦苇滩成了蟛蜞家族得天独厚的生存家园。喜穴居于沿江沼泽泥岸中的蟛蜞,肉极少,味道却绝佳,作为食材十分考验厨师的技艺。因工序繁复、加工耗时,不宜作为快餐大锅菜,但蟛蜞豆腐等特色土菜在机关食堂小餐厅接待来访宾客时屡获赞誉。长江禁捕后,在模拟滩涂环境中养殖的蟛蜞口味也并不逊色。
塘桥蒸菜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良渚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叠加呈现。塘桥蒸菜采用传统的木质蒸笼,透气好、没有回笼水,保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菜色也随着时令而变化,种类众多。机关食堂针对快餐供应特点,对塘桥蒸菜作了改良,以小容量瓷盅为容器,对猪肉、鸡肉、鱼以及山药、木耳、白菜、胡萝卜等四季的日常食材作灵活搭配。因烹饪环节没有煎炒炸,只隔水清蒸,菜品低油低热量,成为干部职工喜爱的健康菜。
浸泡、磨豆、滤浆、煮浆、点盐卤凝固、上榨轻压、包裹豆腐干、回榨重压、剥包、蒸煮、晾干、回锅上色……产于凤凰山脚下的高庄豆腐干,距今有100多年历史,经过12道传统制作工序,以老味道赢得口碑。作为家常食材,高庄豆腐干是快餐大锅菜中的百搭品,食堂制作了芹菜炒豆腐干、青椒炒豆腐干等,烹饪简单却又营养可口。
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张家港市机关食堂签约本土粮食蔬菜水果基地,让一大批质优价廉的地产食材走进机关餐厅。永联天天鲜蔬菜、常阴沙农场蔬菜等因运输时间短、物流成本低,相较外地食材新鲜度高、价格低,节约了采购成本。每年10月上市的常阴沙新大米,因其口感甘香软糯,被干部职工称赞“带着田野的芬芳”。此外,食堂每周组织本土水果团购,如神园葡萄、永利草莓、凤凰水蜜桃,既推广了本地农产品,又为干部职工带来了物美价廉的新鲜水果。逢传统节日、时令节气时,食堂自制豆沙团、南瓜饼、撑腰糕、重阳糕等传统糕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把老味道留在干部职工心里。“这些糕点原料健康、零添加剂,大家非常喜欢,次次都供不应求!”职工纷纷点赞。
餐饮文化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一员,张家港市机关食堂在控制食材成本、提升餐饮服务的同时,将继续在弘扬港城餐饮文化中精耕传统特色,烹制更多舌尖上的港城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