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机关事务治理路径——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服务中心的实践探索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07-23 08:4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李俊茹

    

  高效的机关事务服务保障是党政机关高效运行的基础和支撑,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服务中心紧密围绕中国作家协会核心职能,在生活服务、物资采购、财务核算、公务用车、会务接待等方面统筹履行服务保障职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高质量推进中国作家协会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助推中国作家协会事业长远发展。 

    

  机关事务治理特殊性 

  一般来说,治理分为对社会的治理和对政府内部的治理两个层面。机关事务治理属于政府内部治理范畴,主要以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办公硬件场所、会议、餐饮、交通安保等服务。以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服务中心为例,主要为作协机关及干部职工提供办公与生活后勤保障服务。机关事务治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具有政治属性。机关事务服务的对象是政府各级机关部门以及公务人员,工作内容与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行政职能、政府运作相关,需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二是具有复杂性。机关事务治理属于政府治理的一部分,涉及人员众多、覆盖业务范围广泛三是标准要求严格。机关事务服务代表政府甚至国家形象,如高级别文学会议会谈中的礼宾排序、座次排布、服务标准等,高规格的会议对机关服务接待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 

  后勤服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机关运行顺畅程度和广大干部职工满意度是评价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同时,随着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机关职能外延不断扩展,后勤服务需求也会动态调整。机关后勤服务要满足多重功能,从安全稳定角度考虑,注意安全性、三防保密因素;从服务标准要求考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干部职工满意度;从经济效益考虑,加强成本控制,减轻财政负担。 

    

  机关事务治理的创新之举 

  创新思维方式,树立机关事务现代化治理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把机关事务工作放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中,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高度,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服务中心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引导,提高凝聚力。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中心后勤保障工作结合起来。强化沟通实践思维,中心领导班子加强与干部职工沟通交流,保持渠道通畅,让员工充分理解工作部署,保持工作干劲。以节约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心坚持勤俭节约理念,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开支,把好源头、运作、监管3个关口,建立长效机制,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把勤俭节约的理念贯穿到机关运行的各方面,贯穿到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全过程,深刻领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明确要求,“开源”与“节流”并行,持续推动机关事务工作节约化发展。选派人员参加国管局组织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培训班、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讲堂等,树牢低碳节约理念。机关食堂运行中,通过实时预估就餐人数、在餐具回收处设置提醒员等多种措施,实现精准备餐、按需取餐,大幅减少餐饮浪费。 

  规范管理,提升机关事务治理系统性和协调性。推行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全面提升管理保障服务效能,是新时代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日常治理中,明确界定机关事务治理各部门的内在职责,优化职能设置,推进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明晰化。完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配套制度,细化落实举措,发挥集中统一管理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由机关服务中心领导班子牵头负责,梳理原有制度,让经得起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坚持中深化,并做到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及时更新相关制度规范,与党中央最新要求和上级文件精神相适应,跟进国家各项法律文件,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抓好制度修改完善,体现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构建形成以机关事务法律法规为遵循,以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会议服务、食堂运营等各项制度为支撑的机关事务治理制度体系。 

  强队伍,培育机关事务专业人才。在管理人才培养上,中心积极营造人才涵养环境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通过引进人才、轮岗交流、定期培训、技能训练等,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锻造一支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机关事务管理队伍。外聘员工管理方面,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培训,安排厨师前往兄弟机关单位学习交流,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水电维修员工学习考证,精进维修技能。利用每年设备检查时间,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为新员工讲解业务、传授经验,使其熟悉专业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经常性开展实践岗位练兵,定期对一线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抽查,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机关事务工作发展后劲。 

  智慧管理,提高机关事务信息化水平。中心领导班子明确智慧后勤理念,主动颠覆思维模式和服务模式,让智慧服务在机关事务治理中“奔跑”起来。邀请有关单位座谈调研,咨询智慧机关软件效果,学习平台搭建、数据归集、信息共享、智能安防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了解智能化管理手段发展现状,利用智能平台嵌入会议管理、车辆管理、餐饮服务等,拟定作协机关办公楼智能后勤建设方案,为干部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智慧会议管理系统,简化会议审批手续,通过在线预定会议室、会议室状态在线预览、闲置会议室调剂等实现高效会议服务;通过作协智慧办公系统,搭建机关车辆智慧运营标准体系,对公务用车开展智能管理和高效调配。 

  科学评价,优化机关事务绩效考核体系。机关服务要在标准化、精细化工作中不断追求人性化、个性化,不仅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满足需求,更要在服务对象满意度上做好功课。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贯穿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妥善解决机关事务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改进和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中心从机关事务改革创新的长远和全局出发,围绕管理服务保障全过程动态制定绩效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把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加强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促进对资源的规范管理、合理配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