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文/王大千 张宇 吕路宽 李楠
古建筑修缮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艺术、建筑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府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保护技术的精进,古建筑修缮日益系统化、精细化,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科学评估古建筑修缮的安全风险。
古建筑修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古建筑修缮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其中的安全风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从普遍性的角度全方位、全过程研判安全风险,以整体思维模式加以研究。笔者构建了由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分类、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3部分组成的评估体系。
——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以下统称文化安全)、古建基本安全、项目管理安全、使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主要针对古建筑的文化属性,包括文化传承的延续性、民族审美的情感性、时代变迁的特征性等因素,尤其要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落实与体现。古建基本安全主要针对待修缮古建筑的基本情况,如建筑材料老化腐蚀状态、建筑结构稳定性、建筑整体完整性、传统技艺使用情况、内部艺术装饰完好性等因素。项目管理安全主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整体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安防消防分包的专业性等因素,使用环境安全主要针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环境灾害包括日常性的潮湿、腐朽和灾害性的地震、风雨、雷击、洪水等因素,人文环境包括火灾、破坏和盗窃等因素。
——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选择和建立对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古建筑修缮的安全风险分类,本文建立了三脚架耦合事故致因模型和3个层级的层次机构,分析整理了多个不安全因素,初步形成其评估指标系统。
文化安全指标。一是修缮目的。明确工作目标,为什么修,怎么修,修成什么样?用于研究保护、开放展示,还是受损抢救?只有明确了修缮目的,才能够研判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二是古建筑的文化属性。评估指标的建立需要考虑古建筑的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包括古建筑的建设时代、社会地位、图文资料、不同时代的文化特性和艺术风格、类似修缮案例等。三是预期效果。包括修旧如旧、突出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
古建基本安全指标。一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古建筑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评估指标的建立首先要确定古建筑的类型和风格,如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砖混结构等,并对建筑的构造、强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古建筑的技术特点和历史背景,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寺庙建筑等。二是材料状态。古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一般具有较长的年代,因此材料的老化、腐朽、劣化等问题是古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评估指标的建立需要考虑古建筑所使用的不同类型材料,如木材、石材、砖块、土坯等的老化程度、腐朽情况、劣化程度等方面,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来源和生产工艺等因素。三是内外部装饰。古建筑的内部装饰在修缮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诸如窗扇、壁画、彩绘、藻井等雕梁画栋的建筑艺术修复保护工作难度远远大于基建施工。建立评估指标需要确认艺术风格、图案寓意、颜料染料、原始记录保存等因素。
项目管理安全指标。一是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国古建筑修缮绝大多数由财政资金保障,需要由古建筑主管单位出具建议书或立项申请报告,对整体工作提出框架性构想,明确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待上级部门批复立项以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的基础、筹措资金的依据、设计规划的前提、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项目实施的根据。建立评估指标需要考虑必要性分析、科学性分析、修缮背景、总体设计方案、工艺技术、设备选型、实施组织计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环保分析、节能分析等各种因素。二是优化设计与预算编制。得到立项批复后,即可选择设计单位并着手进行优化设计与预算编制。设计方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环节,确定了设计方案才能比较准确地编制预算,最终得到概算批复。建立评估指标需要兼顾设计团队的人员组成、设计理念、业绩经验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建筑材料选择、市场造价信息、资金使用合理性等。三是招标与项目管理。选择招标代理单位、项目管理公司、全过程审计和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公司、总承包单位等,根据项目的大小,可以将多项内容交给一个资质全面的单位统一管理,也可以分开多个单位各负其责。建立评价指标需要考虑建设单位采取的管理方式、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管理团队人员素质等因素。四是施工组织设计。招标完成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需要统筹协调好设计、管理、监理、施工各方的分工。建立评价指标需要考虑施工组织计划质量,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水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费使用情况等因素。五是修缮技艺。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修缮工艺的质量、技术难度、材料选择等方面。在修缮工艺方面,需要考虑古建筑修缮的不同类型和方法,如传统修缮方法、现代修缮方法、新型材料应用等,以及修缮工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等因素。六是工程款管理。评估指标需要考虑资金使用效率、施工完成进度、变更洽商的合理性与数量、工程质量验收等因素。
使用环境安全指标。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古建筑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评估指标的建立包括古建筑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风力、雨量等因素,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如沿海地区、高海拔山区、城市中心等。二是人文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周边的人文环境,例如居民对原有古建筑的使用有没有文化或宗教信仰或对修缮项目的支持情况,还有涉及的民生情况、施工带来的噪声和扬尘影响、项目竣工后的使用规划等。评估指标需要考虑周边调查情况、属地街道部门对接、环保材料使用、环保施工管理、古建筑开放管理等因素。三是技术环境。主要指古建筑修缮项目过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评估指标需要考虑现代化技术的使用维护手段,如消防安防系统建设思路、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合理性、探测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弱电线路和消防水路管线的布置等因素。
——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对于灾害风险程度较低和修缮需求较小的古建筑,可以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对于灾害风险程度较高和修缮需求较大的古建筑,宜采用定量评估或二者结合的方法。同时,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和可解释性也是评估体系应用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图表展示等方式,使评估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定性评估指选取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后,通过主观判断的一种评估方法。定性评估通常由专家进行,通过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古建筑的安全风险程度。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分析,缺点是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受限,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定量评估指通过客观分析和量化的一种评估方法。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计算,得出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具体数值。优点是评估结果的准确度较高,但需要比定性评估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古建筑的相关历史数据获取可能并不完整或不准确,也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古建筑修缮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优化
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优化需要从多个方面研究探讨。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优化是重要研究方向,同时评估结果的应用也是评估体系的关键环节。相关研究需要结合古建筑修缮的实际需求和情况,以提高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评估方法优化的重要方面。除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还可以采用案例对比、统计分析、模型预测等方法辅助开展评估。
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评估的科学性应当遵循标准和规范,并且评估所对应的内容应该基于可操作的实践性,按照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来开展。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则应当能够实现评估工作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部分环节还需要强化可解释性和可视化程度,以便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等组织能够更简单、便捷地掌握项目的风险点。因此,可以将评估体系的应用按照古建筑修缮项目的不同阶段划分为事前评估、全过程评估、使用评估。
事前评估主要应用于小型项目。基本逻辑可以简化为“用不用修?能不能修?怎么修?”,主要评估内容为文化安全指标、古建基本安全指标和使用环境安全指标。古建筑主管单位是首要的评估方,一是明确项目的定位和功能,确保决策准确;二是核准工程量,确保项目概算资金批复保障;三是需要将评估发现的安全风险点在招标文件中进行明确,让投标单位有所准备。完成招标工作后,中标的施工单位同样需要进行事前评估,针对古建筑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场地布置等环节,拟定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种保障措施。
全过程评估主要应用于中大型项目。主要目的在于全过程跟踪项目进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进行中的安全问题,评估内容为文化安全指标、古建基本安全指标、项目管理安全指标和使用环境安全指标。由于当前很多古建筑修缮项目的工作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其建筑空间,势必会加入现代化的设备设施,古建筑本身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没有强弱电和空调通风系统,因此要合理规划,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质量。如今多种新技术可以应用到古建筑修缮过程之中,例如BIM等计算机建模模拟技术,有助于实现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合理安排不同工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安全隐患。全过程评估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验收,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全过程评估对项目本身作出客观公正检验。
使用评估针对所有古建筑修缮项目,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古建筑并尽可能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主要评估内容为文化安全指标和使用环境安全指标。古建筑修缮项目尤其要对修缮完成之后的使用进行评估,无论是用于研究、展示,还是作为办公或业务用房,抑或是用于商业需求,都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