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围而治”下拓展提升服务保障功能
文/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夜幕降临时,走到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广场,美轮美奂的灯饰将这里装扮得流光溢彩,广场上曲声悠扬,欢歌笑语不断,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休闲,格外热闹。
当前,全国多地发布“拆墙令”开放机关大院。然而早在20多年前,丹徒区建设政府大楼时,就将政府大院融入了人民广场,与市民群众共享城市公共空间。人民广场位于丹徒区政府南面绿化轴线上,南北纵深约2.5公里,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传承文化等多种功能。“无围而治”折射出丹徒区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理念,也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全面提升广场管理水平,更好满足市民群众需求,丹徒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重新定位广场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把广场打造成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地标。在这里,“清风雅韵戏曲周”等一批“文化润民”活动四季不断,1月20日,中国·镇江第47届恒顺酱醋文化节暨丹徒首届新春嘉年华在人民广场开幕,“打酱油”、逛大集、赏非遗、买年货,浓浓的年味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新春盛宴。此外,各乡镇可以在广场上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2023年夏季,江心洲无花果节在人民广场拉开帷幕,现场销售无花果1万余斤。
“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主线,认真履行管理、服务、保障职能。”丹徒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负责同志说,在日常服务保障中,中心努力当好机关后勤“大管家”、机关干部的“贴心人”,在服务丹徒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机关事务担当。坚持品质化管理,积极拓宽服务路径,细化保障措施,打造“美丽后勤”服务品牌。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绿化美化区行政中心,治理停车秩序,提供停车位400余个,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余个,解决干部职工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改造会议中心自助餐厅及客房,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会议中心整体功能。在提升菜肴品质与营养均衡搭配上下功夫,提高服务标准,分时段开设打包外卖、自助就餐两处餐点,改善了集中用餐排长队的情况。开展政校企党建乡村振兴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进机关,助力农业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有序开展省级节水型单位、省级节能低碳示范单位等创建工作,中心获得镇江市“水效领跑者”认定,并指导区司法局创成省级节水型单位和省级节能低碳示范单位。
围绕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公共机构光伏建设、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产权登记、公务用车管理、提升财务工作质效等课题,中心开展了“优服务、提效能”专题调研并取得积极成果,公共机构节能、会议保障、公务接待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此外,中心开通了机关“e”站小程序,快速响应和跟进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确保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不断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