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全力推广公务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
文/赵索军
汽车产业是柳州市第一支柱产业。柳州是全国唯一拥有五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五菱、宝骏等汽车品牌享誉全国。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累计达18.81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汽车保有量达17.21%。
近年来,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自治区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目标,依托汽车生产全产业链优势,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全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
严格审批,将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纳入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管理监督范围,强化新能源汽车合理配置使用。2023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要求除特殊工作需求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更新配备的公务用车全部采购新能源汽车,做到应采尽采、应配尽配。通过控好源头,全市公务用车电动化率逐年提高,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62.3%,居全区第一。
以便捷充电、开放停车、共享用车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为突破口。通过政企联动、市场驱动、配套先行等措施,大力推进公共机构充电设施设备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建设充电桩5486个,接入广西新能源汽车充电平台“八桂充”4161个,市区“10分钟充电圈”基本形成;打造新能源汽车充电示范点25个,其中文昌综合楼区域充电站荣获“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点”称号。开放公共机构充电设施,将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全市施划新能源汽车泊位2万多个;制定《公共机构办公场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充电管理暂行规定》,开放公共机构办公场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通过实施开院停车、开院充电等措施,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停车和充电的问题。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共享模式,合理布设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为公务出行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方式。截至目前,在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设置租赁网点170个、施划专用车位850个,投放新能源汽车500多辆。
作为广西第一批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示范点单位,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车辆定编为起点,以车辆销编为终点,把好中间使用环节监管,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出行优先安排新能源汽车。通过建章立制、平台化管理、数智化治理、常态化监管等系列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领域常态化应用。引导机关单位在公务出行中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控制公务用车运行成本、进一步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在推广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发现一些难点和堵点,如车型不够丰富,难以完全满足救护、消防、园林绿化等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需求。对此,管理局组织人员多次前往车企和市直机关、县区、乡镇调研,召开座谈会。围绕党政机关用车需求与车企开展座谈交流,及时掌握车企对于公务用车相关车型的开发计划,鼓励企业生产适合公务出行需求的车型,提高各单位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购买热情,做好市场需求收集反馈的对接人。截至目前,柳产汽车已开发新能源车型30款。同时,结合柳州北部山区县乡用车实际,增加混动车辆的产能,不断满足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新需求。
主动服务,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搭建平台。组织本地车企赴各地市寻求合作,为车企与公务用车购车审批部门搭建沟通桥梁,累计吸引干部职工1.2万余人次参与体验,推广新能源汽车4515辆。去年9月上旬,主动承办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经验交流会暨广西汽车推介会,广西14个地级市、73个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同交流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示推介新能源汽车。会后2个月,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在全区公共机构范围内共推广新能源汽车1731辆,东风柳汽签订意向订单208台,广西汽车集团在公共机构认购专用车12台,带动超过1亿元的汽车消费增长。联合车企开展覆盖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的试乘试驾、联合巡展、优惠团购等系列推广活动,引导党政机关及干部职工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