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务车驾驶员争做“四个标兵”
文/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近年来,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履行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四个标兵”理念为牵引,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出了一支善服务、守纪律、会节约、作风硬的驾驶员队伍。
抓教育培训,争做业务标兵
坚守政治机关定位,组织驾驶员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参观践学、集中座谈、体会交流等主题党日,组织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祭扫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引导驾驶员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时刻系好廉洁“安全带”,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坚决杜绝“灯下黑”。
高度重视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每季度举办1次“以案说法”,每半年邀请交警同志来局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讲,每年组织1次违纪违法案例集中学习交流。每名驾驶员都要走上讲台,谈体会并作表态发言,对因公外出不能及时参加的同志,由调度长负责跟踪补课。今年以来,累计执行公务出行保障任务2700余次,做到安全零事故。
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价值追求,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驾驶工作。坚持“请进来”,邀请安全专业方向的专家开展主题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养;坚持“沉下去”,将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定为车场日,开展“师傅带徒弟”暨“一帮一、一对红”修车技能提升培训,结成车辆检修互助对子18组,自我检修发现问题200余处,节省维修经费3万余元。
抓制度落实,争做作风标兵
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梳理公务用车管理实践经验,构建了“1+7+N”全覆盖制度标准体系。“1”即《沈阳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7”即《公务用车三定点管理办法》《公务用车处置实施细则》等7项配套制度,“N”即《公务用车加油管理内部暂行规范》等若干标准文件,通过反复组织驾驶员学习,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在人员管理上进行量化考核,出台《沈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司勤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对司勤人员的出车管理、教育培训、奖励处分等6方面作出详细规定,逐条抓好落实,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将遵守作息规定、参加教育培训、日常安全出车、突发情况处理等考核情况作为人员年底评优晋级的依据,考核结果靠后的不予评优晋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关注驾驶员队伍的思想稳定工作,调度长每周1次、处室领导每月1次、主管领导每季度1次与驾驶员开展谈心谈话。建立“支委包保”制度,将30余名驾驶员按照年龄、经历、岗位的不同分为5个小组,每名支委包保1个小组,每周与驾驶员进行1次谈心谈话,确保知道包保人员“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鼓励“有问题依靠组织解决”。
抓监督约束,争做纪律标兵
构建“1+7”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全市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平台“一张网”监管,统一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将公务用车执行保障任务的时间、地点、使用人、上下车地点、维修、加油等信息实时接入管理平台,实现透明用车、全程监管、痕迹跟踪,杜绝了不按规定路线出车等行为。
在公务用车显著位置统一喷涂“公务用车”标识和“12345”举报电话,出台《公务用车投诉办理机制》,明确受理渠道、处置流程、办结时限等要素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近年来未接到公务用车违规使用举报。
制定《公务用车联合检查机制》《公务用车运行管理通报机制》等制度,狠抓车辆监督日报备、节假日联合检查、车辆运行通报等制度落实,定期通报车辆运行情况,用制度落实监督。
抓节俭养成,争做节能标兵
利用世界环境日、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开展“我为节能献一计”“把节能行动带回家”等活动,号召驾驶员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型机关建设中来,树立节约理念,自觉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树立以检代养理念,定期开展“节约驾驶红管家”检查评比,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技术水平。将驾驶员队伍分成4个小组,对车容车貌、车辆设施设备、车辆安全性能、随车物品4个方面的20余项内容进行交叉互检,排查重点耗油部位并及时安排送修,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今年以来公务用车油耗同比下降4%以上。